2021 03/ 07 18:41:35
來源:新華網

專注兩會|“強大引力場”是什麼?王一鳴詳解“十四五”新提法

字體: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依托國內經濟迴圈體係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對此新表述應如何理解,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隨著我國國內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對國際生産要素特別是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

  這是2020年9月27日拍攝的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服務大廳。浙江自貿試驗區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新華社發,張帆攝)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有三方面緊迫性】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破除制約經濟迴圈的制度障礙,推動生産要素迴圈流轉和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

  新華網:“十四五”時期內外環境變化對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出緊迫要求,緊迫性當前主要體現在哪裏?

  王一鳴:緊迫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十四五”時期外部環境將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大國間博弈將更加激烈。國際競爭最根本的是效率競爭,生産效率特別是全要素生産率對國際競爭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生産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提高國際競爭力。

  第二,新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將改變傳統生産要素和新生産要素的關係。勞動力、土地等傳統生産要素的地位相對下降,而技術、數據等新生産要素的地位上升。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推進技術和數據市場化改革,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這對于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佔領科技制高點、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至關重要。

  第三,國內支撐經濟發展的要素條件將發生深刻變化。人口老齡化加快,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勞動力供需市場變化,勞動力成本上升,儲蓄率隨著人口撫養比上升和新生代消費群體成長而趨勢性降低,資本積累速度將因此而放緩。而隨著我國越來越接近國際技術前沿,可模倣學習空間縮小,加之個別國家的科技打壓和技術封鎖,提升全要素生産率的難度增大。這對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出更加緊迫的要求。

  【“強大引力場”新提法 宜從三個層面理解】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依托國內經濟迴圈體係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

  新華網:規劃綱要草案中“強大引力場”的這一新提法,體現出怎樣的視野與考量?

  王一鳴: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隨著我國國內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對國際生産要素特別是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引力場”提法在理解上可以有三層含義。

  這是2020年3月18日拍攝的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丁汀攝)

  第一,外需與內需的此消彼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國內需求加速擴展,內需和外需的相對關係發生變化,對外貿易依存度明顯下降。這種相對關係變化,客觀上為確立國內大迴圈的主體地位創造了條件。

  第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顯現。隨著收入水準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我國國內市場的總體規模迅速擴大。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1.2萬億元,折算成美元約為6萬億美元,接近美國6.2萬億美元的規模。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增大了對國際要素的吸引力。

  第三,我國打造“引力場”的條件更加具備。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産業體係和上中下遊産業鏈,制造業佔全球比重達到27%,2019年世界500強上榜企業數(含中國香港、中國臺灣)超過美國,已是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國。這些條件使得我國對國際生産要素有更強大的吸引力。如果説以前在國際、國內市場兩個引力之間,國際市場的引力會更大,那麼隨著外需與內需的此消彼長,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在明顯提升。這就為整合國際生産要素、深度參與全球分工合作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須注重分類推進】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實施高標準市場體係建設行動,健全市場體係基礎制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新華網:“十四五”時期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有哪些重要著力點?

  王一鳴:“十四五”時期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突出重點,分類推進,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

  所謂分類推進,就是在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産要素領域,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消除資源配置扭曲,打通要素迴圈的堵點,使經濟迴圈更加順暢;在技術、數據等新生産要素領域,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技術變革,加快先進技術擴散,大幅提升經濟迴圈效率。

  工人們在趕制産品。(新華網發,鄭春華攝)

  勞動力要素重在推進城鄉勞動力流動。“十四五”期間要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建立城鎮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土地要素重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要探索擴大土地使用權入市的用途。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在落實集體所有權、保障農戶資格權的基礎上,關鍵是拓展使用權向外部人員流轉的空間,促進城鄉要素雙向合理流動。

  資本要素重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要拓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空間,注冊制改革要在科創板、創業板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為新經濟公司提供更便利快捷的上市渠道。

  技術要素重在拓寬科技成果進入市場的渠道。要加快發展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支援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設立技術轉移部門,培育發展技術市場。

  數據要素重在培育數據交易市場。要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置權等進行規范。在數據確權基礎上,在市場定價機制、市場交易方式和市場監管上形成規范性制度和規則,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綜上所述,“十四五”時期,要按照建立高標準市場經濟體係要求,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更好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係,使國內大迴圈更加順暢,迴圈效率大幅提升,“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出品人:田舒斌 徐姍娜

監 制:周紅軍

策 劃:朱永磊 邱小敏

導 演:何 凡 李 由 

文 字:何 凡

剪 輯:劉 廈、施 漢

包 裝:陳 正

視覺設計:王 曄

【糾錯】 【責任編輯:楊曉波 】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922112717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