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3/ 06 14:41:13
來源:新華網

專注兩會|黃群慧闡釋“十四五”産業鏈供應鏈戰略設計著力點

字體: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産業鏈供應鏈”。

  對此,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本身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項重大任務,宜從四個方面著手,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

  新華社照片,蘇州工業園區夜景(2020年8月20日無人機拍攝拼接)

  “十四五”期間潛在增長率是5%-5.5%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上,促進增長潛力充分發揮。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全員勞動生産率增長高于國內生産總值增長”。

  新華網: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高品質發展要求的語境下,未來五年我國經濟增長有望呈現怎樣的趨勢?

  黃群慧:規劃綱要草案對我們未來的經濟發展、經濟增長目標做了一個很好的規劃,綜合考慮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一方面從外部環境來看,外部環境出現更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是從我國的經濟發展看,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國內生産總值增速設定為“6%以上”。其實是統籌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目前中國的經濟整體步入了正常的軌道,但是國際環境的影響不確定性比較大,所以這是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目標。考慮到“兩個大局”,我們做過一些“十四五”時期潛在增速的計算,大概可實現5%-5.5%之間的潛在增長率。

  無論是“十四五”的目標,還是今年的目標,總體上非常科學客觀,實事求是。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未來30年中,也就是在新發展階段,中國經濟發展將經過幾個標誌性的關鍵節點,包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國家,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從而基本實現現代化,綜合國力領先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按照現有的經濟增長目標,都可以對這些關鍵節點目標有很好的支撐,有利于支撐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

  新華社照片,先進裝備制造業加快烏魯木齊特色現代工業體係形成(2020年11月5日攝)

  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宜關注四個方面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加強産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

  新華網:從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要求出發,您認為未來五年我國應如何統籌推進鍛造長板、補齊短板?

  黃群慧:可以看到,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本身已成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非常關鍵的重大任務,尤其是規劃綱要草案中對各項任務規劃細致深入,比如我們談的“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中就列出多項重點,包括加強産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實施制造業降本減負行動等。在此有幾點比較值得關注。

  一是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兩個大局”高度認識其必要性。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來看,必須認識到,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促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必需的。

  二是從戰略上區分不同路徑有效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有針對性地提高中國企業全球價值鏈治理能力和實現轉型升級。基于對産業的全球價值鏈治理主導權的企業類型,可以區分為生産者驅動路徑、購買者驅動路徑、“隱形冠軍”驅動路徑三類來提升中國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具體可以採用流程或者工序升級、産品升級、價值鏈環節攀升或者企業功能升級、價值鏈躍遷或者跨産業升級及其組合等方式來提高我國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

  三是完善産業創新發展整體環境,構建有利于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的産業創新生態。要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前瞻技術和戰略性技術的研究;努力完善試驗驗證、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資訊服務等基礎服務體係;構建産業創新網絡,提高創新生態係統的開放協同性,構建全社會范圍協同攻關的體制機制;通過完善環境不斷改善中小企業創新的“生態位”,有效發揮中小企業在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的作用。

  四是深入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要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工程重點,分類組織實施,為建設工業基礎體係提供政策指引;建立産業基礎能力評估制度,準確把握和評估我國産業鏈、供應鏈和關鍵技術的現狀,分析創新鏈、供應鏈、産業鏈和價值鏈分布;借鑒日本“母工廠”制度建設工業基礎能力再造的核心工廠,在生産制造層面圍繞“工業四基”整合要素、優化流程、培育人才,從而在專業整合、久久為功下提高我國工業基礎能力;加強對共性技術基礎研發體係的建設,可以考慮根據不同共性技術的特點,採取了差異化的組織形式,包括採用國家計劃專項、設立國家工業基礎研究院和國家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公共科研院所、政府引導政産學研各方面組建聯合研究體或産業技術聯盟共同開發等。

  反壟斷等競爭政策有利于創新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堅持鼓勵競爭、反對壟斷,完善競爭政策框架,構建覆蓋事前、事中、時候全環節的競爭政策實施機制”。

  新華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我們應如何理解在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進程中的這項關鍵任務?

  黃群慧:應該賦予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因為它有利于顛覆性技術創新。

  競爭政策包括通過公平競爭審查體現公平的競爭秩序,然後通過審查的結果判斷行為是不是具有壟斷性,再通過執法進行處罰。

  我們經常説公平競爭,或者説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是市場經濟的一種“憲法”,相當于它是一個“經濟警察”。企業的行為、消費者行為或者是生産者行為如有不正當的地方,需要通過公平競爭審查,通過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來像警察那樣處罰,強化剛性約束,由此保障整體經濟、市場有序運轉。這是我們説的高標準的市場體係的一個重要要求。甚至我個人認為,它是一個最基礎的要求,必須要有這麼一套秩序、一套法律法規來保證,才能叫高標準的市場體係。

  平臺經濟需要鼓勵,並不意味著不能用反壟斷去制約它。因為平臺往往在形成平臺之前,尤其是追求大平臺的過程中往往是有利于創新的,不過,一旦形成一個龐大的平臺,具有了壟斷地位反而會抑制創新。如果平臺企業存在壟斷行為,同樣也要對其約束、執法。這裏面有很多專業、復雜的行為。當前提出這一部署,是非常有必要的。

出品人:田舒斌 徐姍娜

監 制:周紅軍

策 劃:朱永磊 邱小敏

導 演:何 凡 李 由 

文 字:閆雨昕

剪 輯:劉 廈 程天石

包 裝:陳 正

視覺設計:王 曄

【糾錯】 【責任編輯:楊曉波 】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9221127176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