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22 08:01:27
來源:法治日報

稅務部門懲戒修復並舉優化營商環境

字體:

  “三假”涉稅案呈現六方面突出特徵

  稅務部門懲戒修復並舉優化營商環境

  “‘空殼企業’‘粗暴虛開’‘走逃失聯’……當前‘三假’涉稅案件具有六方面突出特徵。”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局長郭曉林近日透露,2018年8月以來,稅務總局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人民銀行組織開展了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打“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三假”涉稅違法行為。截至目前,累計查處涉嫌虛開騙稅企業32.23萬戶,挽回損失850億元,抓捕犯罪嫌疑人21532人,4312名犯罪嫌疑人主動投案自首。

  全國稅務係統圍繞進一步優化稅務執法方式,緊盯“三假”等涉稅違法行為重拳精準打擊,同時,懲戒修復並舉,高度重視保障當事人的信用修復權利,有力維護了公平正義的經濟稅收秩序,促進了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瞄準突出問題實施精準打擊

  “三假”是指:沒有實際經營業務只為虛開發票的“假企業”、沒有實際出口只為騙取退稅的“假出口”、沒有具備條件只為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的“假申報”。

  “從‘三假’案件查處的情況看,當前不法分子在高額經濟利益驅使下,利用種種手段虛開增值稅發票、騙取國家出口退稅的現象依然突出。”郭曉林進一步分析説,當前“三假”案件具有六方面突出特徵:“空殼企業”成為虛開發票攫取非法利益的主要載體;“粗暴虛開”成為虛開團夥大肆違法犯罪的主要方式;“走逃失聯”成為不法分子逃避打擊的主要方法;“買單配票”成為目前騙取出口退稅的主要手段;“黃金制品”“軟件産品”成為騙稅人謀取不法利益的新型道具;“虛假申報”成為騙取涉疫稅收優惠政策的主要途徑。

  涉稅違法行為嚴重危害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損害了國家稅收安全。對此,各級稅務部門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稅收中心工作,用好稽查“利劍”,“瞄準”突出問題,實施精準打擊。

  一方面聚焦重點案件嚴厲打擊,一方面對接受發票的正常生産經營企業注意甄別,不為守法者帶來緊張氣氛,不給經濟發展增添不利影響,通過問題導向,打擊不法保護守法;注重源頭治理,健全稅務實名認證體係,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可抵扣憑證的管理,強化風險預警,依托稅收大數據對增值稅發票風險進行快速識別和應對。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相繼開展8個批次的集中打擊行動,組建多層級、跨部門聯合專案組,有效提升打擊合力,形成波次打擊,壓茬推進。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家出臺一係列支援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為保障各項政策落地見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稅費優惠政策實施違法活動,國家稅務總局于2020年3月中旬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不具備條件只為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的“假申報”,為復工復産營造公平良好的稅收環境。

  探索信用修復鼓勵自我糾錯

  在重拳打擊涉稅違法的同時,按照依法依規、保護權益、審慎適度的要求,稅務部門依據《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資訊公布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建立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的當事人資訊。

  2016年,稅務總局與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等33個部門簽署《關于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合作備忘錄》。經過幾年實踐,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體係不斷完善,已累計公布“黑名單”案件9萬余件,相關資訊全部推送至參與聯合懲戒部門依法使用。失信聯合懲戒與守信聯合激勵聯動推進,綜合效果不斷增強,充分發揮了助推社會信用體係建設、支撐“放管服”改革、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積極作用。

  在依法依規公布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資訊的同時,稅務部門高度重視保障當事人的信用修復權利,鼓勵自我糾錯、重塑信用。根據《辦法》規定,對偷逃稅款的當事人,在其繳清稅款、滯納金、罰款後,可以不向社會公布或提前撤出公布。據統計,2020年共有232戶企業經信用修復從“黑名單”中撤出,共計繳納稅款、罰款、滯納金2.53億元。

  據了解,稅務部門在新形勢下創新探索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助力企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2020年以來,企業生産經營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稅務稽查部門認真學習領會中央“六穩”“六保”精神,力戒簡單機械執法,對于有就業、有實際經營業務的當事企業,積極支援其修復信用,在履行一定程式後提前撤出“黑名單”。目前,已有貴州、重慶、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的55家偶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問題的企業經政策法規教育、企業作出信用承諾等程式後提前撤出“黑名單”。

  郭曉林説,稅務部門將進一步規范和健全失信行為的認定、記錄、歸集、共用、公開、懲戒等機制,總結完善疫情期間為助力復工復産所採取的信用修復措施,使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體係始終沿著法治化、規范化軌道不斷深入,助力營造更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

  警稅聯動嚴懲電子普票虛開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著力推行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以下簡稱“電子普票”),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增值稅紙質普通發票相同。隨著電子普票推行范圍逐步擴大,不法分子利用電子普票開具方便等特點實施虛開發票違法行為,擾亂了稅收經濟秩序,侵害國家稅收權益。對此,國家稅務總局高度關注,部署各地稅務部門會同公安等部門不斷加大聯合打擊力度,先後破獲多起虛開電子普票案,形成有力震懾。

  2019年8月,新疆稅務局稽查局通過大數據分析監控,發現31戶企業存在虛開發票重大嫌疑。警稅迅速成立聯合辦案小組,僅用10天就一舉搗毀犯罪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經查實,該案涉及開票企業125戶、受票企業735戶,共開具增值稅發票8554份、金額14.26億元,其中電子普票5817份、金額5.30億元。

  據介紹,稅務部門自2015年8月有序開展電子普票推行工作以來,先在北京、上海、浙江、深圳展開試點,同年12月,又在全國范圍正式推行。2017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制發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電子普票管理。2018年1月,會同交通運輸部和財政部推行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普票,進一步擴大了電子普票的應用領域和覆蓋范圍。推行5年來,電子普票因其開具便捷、保管便利、查驗及時、節約成本等優點,越來越多的納稅人自願選擇開具電子普票。

  “從納稅人角度看,電子普票的推行,不僅降低了納稅人的開票負擔和財務成本,也方便了消費者索取和保管發票,更好保障了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從社會效益角度看,電子普票的推行實現低碳環保、節能減排,在提升社會治理水準、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郭曉林坦陳。

  郭曉林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既穩妥有序推行電子發票,為納稅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辦稅體驗,又依法嚴厲打擊利用電子發票虛開等違法行為,維護經濟稅收秩序,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記者 蔡岩紅)

【糾錯】 【責任編輯:嚴海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01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