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題:算清“經濟賬”,打好“改革牌”
新華社記者王希、劉紅霞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企業國有資産規模龐大、種類繁多,守護好發展好這份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既要全面摸清底數,算清“經濟賬”,也要聚焦問題挑戰,打好“改革牌”。
算清“經濟賬”,才能為提高監督實效、確保國資安全提供扎實的決策依據。不含金融企業在內,截至2019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産總額233.9萬億元、資産負債率64.0%……1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有關專項報告亮出了企業國有資産“家底”,勾勒出我國國有企業穩健運行、不斷壯大的良好態勢。
按照黨中央部署,自2018年起,國務院每年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産管理情況。這份最新的“賬目”既有總體資産負債的數據以及分層級、分行業、分監管主體的情況,更詳細報告了國資國企改革的進展與下一步打算。相信隨著今後相關制度建設和監督評價指標體係不斷健全,亮家底、亮實底成為常態,一份份國資管理“明白賬”將促使企業國有資産管理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打好“改革牌”,才能為國企乘風破浪、攻堅克難持續注入澎湃動力。近年來,國資國企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改革進展不斷:深入推進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加快優化布局結構;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然而,一方面當前國資監管仍存在越位、缺位、錯位現象,國企改革推進還不平衡;另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國企業發展面臨一係列新困難、新挑戰。國有企業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不斷涉深水區、啃硬骨頭,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提供強大支撐。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