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為主會場、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為分會場
全球科技創新論壇今日舉行 讓新經濟迎來“亞洲共振”
中國改革開放從沿海向腹地縱深推進,新經濟發展成為重大機遇,企業如何提升國際競爭能力,令所在城市核心競爭力及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9月28日,以成都為主會場、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為分會場的“全球科技創新論壇”,將在三地同時連線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科技創新:新經濟·競爭力·全球化”,將匯聚來自全球國際大都會的科技翹楚、金融領袖,共同探討企業競爭力、全球化和科技創新等議題,制定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議程,為成都新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新經濟場景聯動
促進三地深入交流探討
據了解,本次全球科技創新論壇的一大亮點,正是成都、中國香港、新加坡三城聯動。屆時,以成都為主會場、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為分會場,三個會場將為三地新經濟企業打造場景展,展示新經濟項目,營造創新氛圍。以三地討論配合場景展示方式,進一步促進各地新經濟發展的深入交流。
同時,現場還將發布南華早報中國互聯網報告,揭示當下中國最大趨勢、最大參與者和關鍵市場,將西方和東方的思維方式融入討論之中,探索科技領域突破性創新,展望未來全球科技創新領域新圖景。
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場新經濟的“亞洲共振”,將積極探索中國和歐美國家科技産業,成都與中國香港及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國家和地區在科技領域創新和經貿往來的深度合作,在成都與亞太主要地區、東西方投資者、科技企業領袖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係,探索本地市場、本國市場、國際市場的相互依存和企業全球化戰略。助力成都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強化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提升國際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促進新經濟新動能加速成勢,以科技創新提升城市發展動能。
給空間、給場景、給人才
成都新動能加速成勢
從全國各主要城市的發展趨勢來看,新經濟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著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成都而言,新經濟無疑在城市的發展中正承擔著越來越重的作用。
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需要空間。成都今年將建設100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為産業功能區企業聚勢賦能,為制造業轉型和新經濟擴張提供持久動力。
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需要場景。今年3月,成都對外宣布,將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和1000個新産品。截至9月25日,成都已舉行6場“雙千”發布會,已發布600個新場景和600個新産品。
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人才是第一要義。從“吸引來”到“留下來”,成都編制出臺《全市産業功能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19-2021)》及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18條政策措施”和人才新政等政策。
成都正成為人才匯聚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和價值實現之地。(記者 彭祥萍)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