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6月25日出版的第12期《半月談》刊發記者汪軍、吳思採寫的文章《這個縣生豬産業何以“逆風飛揚”》,摘要如下:
地處武陵山深處的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連續多年被評為“生豬調出大縣”,既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抓手,又探索出迴圈農業清潔生産的新路子。
地處貴州、湖南、重慶交界處的松桃縣,近年來因地制宜發展生豬産業,並將其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産業來抓。目前,已實現年出欄生豬超75萬頭,帶動全縣15.7萬貧困人口中的3萬多人增收。
打掃圈舍衛生,噴灑藥水消毒,搬運飼料藥品……養豬大戶龍玉高和妻子幾乎每天都要從天亮忙到天黑。走進這位松桃縣盤石鎮盤石村村民的養豬場,半月談記者得知,2019年養豬給龍玉高帶來15萬元的純利潤,一家6口的日子真正有了盼頭。就在2014年,龍家還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松桃縣畜牧中心主任田應學介紹,為統籌推進生豬産業,松桃積極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涉農資金、項目資金、貧困戶3年免息的5萬元特惠貸資金,把力量攥成拳頭,用于生豬産業發展,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超過11億元。根據目前的發展形勢,預計2020年可以出欄100萬頭生豬。
當下,多地生豬産業遭遇不同程度困難,為何松桃“風景這邊獨好”?“國有平臺+龍頭企業+代養戶”的發展模式是訣竅。
——國有平臺整合力量建圈舍。松桃縣成立星旺、惠民兩家專門服務生豬養殖的政府平臺公司,通過整合部門力量,在遠離學校、河流、村寨的地方選址建設標準化養豬場。全縣已建成年出欄12萬頭商品仔豬二元母豬擴繁場3個,年出欄15萬頭商品仔豬二元母豬擴繁場1個,商品豬養豬場327個。同時,鼓勵有能力、有意願的村民自建養豬場,目前已建設200多個。
“按照龍頭企業的要求,統一標準修建圈舍,每年向代養戶收取一定比例的租金。”田應學説,這很好地解決了養殖戶難以承擔前期投入的問題。
——依托龍頭企業打造生豬産業鏈。在生産過程中,疫病和市場風險均由龍頭企業承擔,代養戶與企業簽訂代養合同,按照企業要求進行生産管理,商品豬出欄時按照定好的考核指標兌現代養費。松桃德康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文祿説,目前公司在盤石鎮、黃板鎮、長興鎮等多個鄉鎮建設了種豬場,公司向代養戶統一提供豬苗、飼料、藥品、技術,到商品豬出欄時,由公司統一回收生豬。
——代養戶領頭髮展,帶動貧困戶增收。松桃縣畜牧中心推廣站工作人員裴國海介紹,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縣目前有500多戶代養戶領頭髮展,帶動貧困戶以各種形式參與養殖。
大規模發展生豬産業,糞污處理是一大掣肘難題。松桃如何破解?
思路在于將生豬産業與迴圈農業相結合,打造綠色種植基地。一方面,借助固液分離技術將糞渣加工成有機肥,再施入種植基地;另一方面,糞水經過調配後制成專用水肥,也能為種植基地所用。龍玉高的養豬場産生的糞污,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變廢為寶,不僅不污染環境,還讓附近的油茶園有了肥料。
盤石鎮盤石村黨支部書記艾宗仁説,既要把生豬産業做大做強,又要讓生態環境美好清潔,必須依靠科技。如今,松桃縣已著手與貴州大學、貴州農科院等高校院所展開合作,把農業專家請到生豬産業一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