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率一路下跌,幾乎全線進入“1時代”,導致那些原本已習慣把錢放在寶寶類理財中的投資者“移情別戀”。與之對應的是,對標貨基的銀行現金管理類産品因其運作方式與貨幣基金類似,但收益率又相對較高,開始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證券日報》記者最近發現,部分商業銀行以此為契機,正在加大力度推介現金管理類産品,以期在短期理財市場搶佔更大份額。
現金管理類産品是指僅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每個交易日可辦理産品份額認購、贖回的商業銀行或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産品。以某國有大行為例,《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該行發行的幾款現金管理類産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大多在3%左右,與“寶寶類”貨幣基金相比,具有明顯的收益優勢。昨日,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僅1.611%。
銀行現金管理類産品“跑火”的另一個因素是,其收益率與該行非保本的理財收益率相差不大。上述國有大行目前發行的短期非保本理財收益率在3.3%-3.35%之間,1年期非保本理財收益率在3.5%-3.6%之間。在此情況下,人們更願意購買申贖更為靈活的現金管理類産品。
有多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由于互聯網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走低,很多投資者開始將資金搬回銀行,尋求寶寶類貨幣基金的替代品。近期來咨詢和購買銀行現金類理財的投資者變多了。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來看,貨幣市場利率下行使得貨基收益率出現持續回落的局面,商業銀行理財收益率也在下降,但收益率相對于貨幣基金更高一些,主要原因在于商業銀行資産負債和流動性的管理能力優于貨幣基金,因此在流動性管理方面,可以通過一定程度的期限錯配以及加杠桿的操作,實現的收益可略高于貨幣基金。
但在《證券日報》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銀行理財經理建議購買中長期理財産品以鎖定收益。“今年以來,貨幣政策持續寬松,貨幣基金收益率和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走低,未來銀行短期理財産品發行量會逐漸減少,中長期理財産品發行量佔比將逐漸上升。”位于海淀區的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表示,在保證一定流動性資金的前提下,投資者可以配置一些期限較長的理財産品,在利率下行的趨勢下可以提前鎖定收益,避免因短期頻繁交易造成募集期對利率的攤薄。記者 彭 妍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