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太原5月9日電(記者王皓、胡靖國)山西省司法廳日前出臺《山西省司法廳關于公證服務和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全省公證行業要積極開展“減證便企”服務,優化辦證流程,縮短辦證時限,逐步實現公證事項由線下向線上轉移。
意見指出,要嚴格執行《公證“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務工作的通知》,推動同級政府部門間資訊互聯共用,進一步優化辦證流程,積極為民營企業開辟“綠色通道”,開展延伸服務和延時服務,最大限度方便民營企業辦理公證。對確有困難的民營企業,可以酌情減收公證費或採取分期繳納、延後繳納等方式,減輕民營企業負擔。
此外,各地公證機構要積極豐富和創新服務方式方法,在涉及民營企業智慧財産權創造方面,設立權利救濟、糾紛解決、域外保護等環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雲技術等科學手段,確保公證服務與民營企業創新創造無縫對接。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