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4月1日電 財經觀察:“日本制造”為何加速回流本土
新華社記者劉春燕
去年年底以來,日本企業削減海外産能、擴大本土産能,甚至將制造工廠搬回本土的消息頻頻傳出。在全球化發展方興未艾之際,“日本制造”為何加速回流本土值得深思。
日本汽車巨頭本田今年2月宣布,將于2021年關閉其位于英國和土耳其的工廠。3月,另一家日本汽車巨頭日産也宣布終止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在英國的生産。並且,兩大汽車廠商都已決定將生産轉回日本本土工廠進行。
近年來先後關閉多家海外工廠的日本著名相機和辦公用品巨頭佳能公司也宣布,建于日本宮崎縣的新數碼相機工廠將于今年夏天正式投産。
今年2月,日本化粧品牌資生堂宣布,將在福岡縣久留米市打造新廠,新廠將于2021年投産。此外,資生堂位于櫪木縣及大阪府的新工廠也正在建設中。新廠建成後,資生堂在日本國內的工廠將達6家。
日本著名日化品牌獅王也于去年底宣布,將在香川縣建設生産高端防蛀牙膏的新工廠,預計2021年投産。並且,預計今年獅王位于兵庫縣的漱口水工廠也將投産。
此外,日本日用品巨頭尤妮佳公司生産紙尿褲的福岡新廠今年3月下旬投産。而方便面巨頭日清食品的關西工廠三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
受全球化發展推動,日本企業曾一度加速全球擴張;同時由于本土老齡化和勞動力成本升高,企業也不傾向于在日本本土擴大産能。但近來的發展勢頭卻顯示,日本企業正有加速回歸本土的趨勢。分析人士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隨著新興市場消費能力不斷提升,高品質、安全可靠的“日本制造”備受新興市場消費者追捧。日企回歸本土並非出于成本考慮,而是順應市場高端商品需求擴大趨勢,充分利用本土技術研發和管理能力,最大化發揮“日本制造”的品牌效應。
其次,近年來訪日外國遊客持續增加,尤其是中國遊客“爆買”拉動日本國內消費市場迅速升溫。2017年,外國遊客在日消費額是2012年的4倍多。日本預計,到2020年訪日外國遊客人數將達4000萬人次、消費額達到8萬億日元。
再次,跨境電商平臺的迅速發展令網購“日本制造”變得非常方便。日本經濟産業省近期調查顯示,2017年日本經營者僅對中國消費者的跨境電子銷售額就增加了25.2%,達到近1.3萬億日元。其中,化粧品、日用品和食品高居前三位。
第四,日本央行近年來堅持超寬松貨幣政策,令日元匯率維持在相對低位,這增加了本土出口優勢。同時,新興市場人工成本上升令海外生産的成本優勢下降。此外,鑒于日本國內物聯網、機器人生産、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快速發展,不少企業認為在國內生産成本或許更低。
最後,日本通過簽訂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為更多出口企業爭取到削減關稅的機會,提高了企業的出口競爭力。根據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日本對歐盟出口乘用車的關稅將在協議生效8年後完全取消。這也是日本汽車廠商紛紛考慮把汽車生産遷回本土的主要原因。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認為,日本制造業正在走上“萬物互聯”之路,這不僅將提高生産效率,也將改善企業成本結構,或將吸引更多日企回歸。
但日本民間智庫日本綜合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則指出,雖然日企回歸可以促進日本經濟發展,但只要人口下降問題不解決、國內市場持續萎縮,日企就很難持續回歸。因此,政府的首要政策目標不應是吸引企業回歸,而是解決人口負增長問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