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2日電(記者吳宇)在琳瑯滿目的進口消費品中,最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是什麼?新華社記者從上海海關2018年統計報表中搜索到三類進口金額增幅均超過50%的“明星”商品:化粧品、水海産品和珠寶首飾。
上海口岸是中國進口商品的集中地之一。以化粧品為例,2018年,上海海關關區共進口化粧品貨值279.5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55.85%。其中,從美國進口21.3億元,同比增長79.2%;從歐盟進口108.4億元,同比增長37.9%;從日本進口62.9億元,同比增長98.4%。
早在1990年就已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雅芳,2018年在華銷售業績取得了兩位數的喜人增長。雅芳中國市場部總經理姜瑞昌表示,雅芳2011年就在上海設立亞太研發中心,專門針對亞洲消費者護膚需求進行産品創新研發,但近年來中國消費者需求日趨多樣化和個性化,催促雅芳決定在本土化生産的同時,加快進口步伐,以更好滿足快速變化的中國市場。
為了緊盯中國市場動向並從龐大而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獲取創新動力,日本資生堂今年初在上海設立“中國事業創新投資室”。按照規劃,這一總部直轄機構將重點推進與中國相關創新企業合作,關注中國消費者動向,進一步加快資生堂現有事業的創新開發。
2018年,上海海關關區進口水海産品136.5億元,同比增長52.7%;進口珠寶首飾78億元,同比增長52.3%。兩類商品的進口增幅均明顯高于上一年,説明相關消費持續放大增長。
與化粧品、水海産品和珠寶首飾相關,上海海關關區2018年進口肉類近248億元,同比增長34.75%;進口幹鮮果品近126億元,同比增長24.4%;進口服裝316.4億元,同比增長22.3%;進口鞋帽近171億元,同比增長21.35%;進口鐘表117.75億元,同比增長近16.5%。
據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專家孔福安介紹,近年來,上海消費品市場逐漸從基礎性消費向改善性消費轉變,走出了一條“食品—汽車—服飾”的升級軌道。2018 年,上海市場以家用電器、服裝服飾和化粧品為代表的升級類商品零售,繼續保持暢銷,增幅明顯好于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增長。
“2018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 1.27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7.9 %,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消費市場規模繼續保持全國中心城市首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居民的消費方向。”孔福安説。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