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今後可投資地方政府債
個人投資者需滿足年收入不低于五十萬元 名下金融資産不少于三百萬元等條件
今後老百姓又多一個投資理財工具,個人也可以投資地方債了。昨天,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地方政府債券櫃臺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豐富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櫃臺業務品種,滿足居民投資需求,促進多層次債券市場建設。
地方政府債券為中小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通知》明確經發行人認可的已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和發行對象包括櫃臺業務投資者的新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櫃臺業務,同時對定向承銷方式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開展櫃臺業務的方式進行了規范。
《通知》發布後,地方政府債券成為繼記賬式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和國家開發銀行債券後又一類可開展銀行間債券市場櫃臺業務的品種,為中小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有利于提高居民財産性收入。同時,《通知》也提高了櫃臺業務的吸引力,對于建設多層次債券市場具有積極作用。此外,鼓勵地方政府債券優先面向當地投資者發售和交易,也有利于進一步強化投資人監督,健全市場約束機制。
個人投資者購買地方債的門檻很高
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的介紹,櫃臺業務包括儲蓄國債(電子式)業務和櫃臺流通式債券業務,是我國債券市場向零售領域的延伸。櫃臺業務發展立足于構建多層次債券市場體係,符合普惠金融的本質要求,為居民和中小機構提供多元化資産配置渠道。
當然,個人投資者購買地方債的門檻很高。《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櫃臺業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顯示,個人投資者想要投資櫃臺業務的交易品種,需要滿足如下條件:年收入不低于50萬元,名下金融資産不少于300萬元,並且具有兩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中國債券信息網上“櫃臺業務”一欄,昨天已經出現了“地方政府債”這一品種,只不過還沒有營業網點、最優報價等具體信息。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張伊君認為,地方債櫃臺業務的開通,擴大了地方債投資者的范圍,有望提升地方債交易的活躍度,進一步完善地方債定價機制,並對地方債一級市場發行産生正反饋作用。同時,地方債櫃臺業務開放有利于增加個人投資者的投資産品類型,增加資産配置的安全性,有望受到個人投資者的青睞。他預計,隨著櫃臺業務的開通,地方政府債的投資者中個人投資者比例短期內預計將有小幅度提升。
部分優質地方債在一級市場已受資金追捧
據了解,近期部分優質地方債在一級市場已受資金追捧。11月8日,四川省財政廳發行的 “18四川債50”認購倍數高達51倍。有業內人士指出,2018年地方債發行高峰已過,新增供給逐步減少。隨著市場風險偏好修復,優質地方債的需求還將抬升。目前銀行配置優質地方債的熱情很高。優質地方債收益率和流動性俱佳,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也可考慮直接配置。
也有觀點認為,目前同其他投資品種相比,對個人而言地方債並不是很有“吸引力”。在安全性方面,地方債確實風險很低,但畢竟沒有國家信用背書,安全性弱于國債。
在持有到期收益方面,同銀行理財産品相比,地方債目前也不佔優勢。現在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平均在4.4%左右,而地方債的發行利率一般都不超過4%。
國盛證券昨日發布題為《地方債發行高峰退去 二級市場機會悄然出現》的研報。報告稱,10月至11月,全國地方債發行規模較高峰時期大幅回落。發行高峰退去後,地方債二級交易活躍度大幅上升,帶動二級市場利率持續下行。10月內,國內各地區地方債發行規模僅2560億元,較8-9月的高峰水平大幅下降。進入11月後,除四川省發行一只借新還舊債外,其他地區均無地方債發行,目前總發行額度僅40億元。進入10月後,地方債中的一般債和專項債的二級市場利率同時進入下行區間。截至11月12日,專項債的平均成交利率為3.57%,相較于發行利率降低25bp;一般債的平均成交利率為3.66%,相較于發行利率降低22bp。專項債與一般債的一二級利差接近。
(記者 程婕)
-
前10月地方債發行超4萬億元 補短板作用顯現
至此,今年以來備受關注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已接近尾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情況如何?財政和貨幣政策在債券發行中如何配合?就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機構和專家學者。2018-11-12 07:41:35
-
貸款、地方專項債強勢拉動 9月社融創年內次高
央行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8萬億元,同比多增1119億元,持續了前兩個月的高位。三季度,貸款累計新增4.11萬億元,同比多增9232億元;債券投資累計新增2.27萬億元,同比多增6940億元。2018-10-18 08:27:3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