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紐約11月8日電 財經觀察:供大于求擔憂加劇 紐約油價跌入“熊市”
新華社記者王乃水
受主要産油國原油産量持續攀升等因素影響,投資者對國際原油市場供大于求的擔憂持續加大,國際油價8日繼續下跌。其中,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較10月初高點下跌超過20%,技術上陷入“熊市”。
按收盤價計,截至8日,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較10月初創下的近四年半高點下挫20.6%、18.1%。
美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産油國原油産量不斷攀升令國際油價持續承壓。
美國能源資訊局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日均産量達到創紀錄的1160萬桶。之前一天,該機構將2019年美國原油日産量預測提高至1210萬桶。
彭博的數據顯示,10月份俄羅斯原油日均産量高達1140萬桶,創蘇聯解體以來新高。
普氏能源資訊的數據顯示,10月份沙特原油日均産量為1067萬桶,為該機構30年前有此項數據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瑞士寶盛銀行宏觀和商品研究主管諾伯特·呂克爾説,沙特和俄羅斯等主要産油國開始不斷增産,之前受內戰影響的利比亞石油出口最近恢復強勁,而隨著投資逐步增加,管道瓶頸似乎已不再是美國頁岩油産量的限制因素,全球原油供給開始變得充裕。
美國對伊朗原油出口制裁近日“靴子落地”,暫時允許8個國家或地區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該制裁力度小于之前市場普遍預期,也加劇了市場對原油供大于求的擔憂。
美國利波石油咨詢公司總裁安德魯·利波表示,目前來看,伊朗原油供應量每天只會減少100萬至120萬桶,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其他主要産油國增加的産量足以彌補伊朗原油供應減少量。
而在需求端,由于全球貿易摩擦增加、新興市場貨幣匯率波動加劇等因素,投資者普遍擔憂全球經濟增長或將放緩並導致原油需求減少。此前國際能源署、美國能源資訊局均已不同程度地下調了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測。
作為監測原油市場供需是否平衡的一項重要指標,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數截至上周已連續七周上漲,顯示美國原油市場已初步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狀態。
不過,納斯達克企業解決方案能源和公用事業總監塔瑪·埃斯納説,圍繞原油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現在還很難斷定國際原油市場是否已經供大于求。
此外,自2016年底歐佩克和俄羅斯等11個非歐佩克産油國達成原油減産協議以來,主要産油國在國際原油供給調控方面的協同能力有所增強。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和沙特7日已在商討推動約20個産油國就削減産量進行談判。其後續舉措對國際原油市場産生何種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