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日晚間,蘋果登頂萬億市值,而它之所以能成為增長和創新的神話,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幾十年如一日以産品為中心。
蘋果就是憑借這個戰略持續增長並顛覆了個人電腦、動畫電影、音樂、行動電話、平板電腦、數字出版六大産業。
蘋果之所以成為顛覆者,要感謝喬布斯把全部資源都放在了産品上,把産品及體驗盡量做到極致。這點,尤為值得當今國産手機廠商學習和研究,因為他們集體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
這種窘迫在于,當手機行業進入存量競爭,硬體與性能的比拼已讓位于服務與體驗,但是,強調“微創新”的一眾國産手機廠商因為缺乏技術積累及對自身發展戰略的把握,仍在盲目追求各種功能在手機上的疊加,而不去正視消費者的需求或無力解決産品的痛點,這讓他們日復一日打著創新的旗號被動或主動地陷入行銷之戰。
好在,這不是集體淪陷。
幾乎與蘋果實現萬億市值同一時刻,華為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Canalys分析師稱,這是七年來三星和蘋果聯合稱霸的格局首次被打破。
近十年,華為公司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位列全球第三;2017年研發費用支出人民幣896億元,約佔總收入的14.9%,研發投入排名全球第六,領先蘋果等一眾公司。
持續的高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讓華為形成了芯—端—雲的三層能力創新,也拉開了與其他廠商的差距。
在談到2018年將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真正走向崛起的元年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特別強調的是,市場份額呈現出的只是一個自然結果,並不重要。華為追求的是用戶滿意度。華為內部考核的不是KPI,而是以用戶滿意度為核心。
這番話雖然聽起來有點“雞湯”,但卻是大實話。安卓手機太復雜,華為的許多世界級科技創新,為的都是提升用戶體驗感知,把簡單應用做到極致。
同蘋果一樣,如今的華為也在戰略上強調産品,強調“取舍”,雖然這種思維方式是反人性的,因為人喜歡求全,但有可能你今天的不成功,恰恰不是因為做得太少,而是因為做得太多。(劉 艷)
-
聯想再“變陣”背後手機業務困境依舊
5月8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通過內部信,宣布正式成立全新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簡稱IDG),聯想原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PCSD)、移動業務集團(MBG)將整合成智能設備業務集團。2018-05-10 09:36:28
-
華為躍居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二位
美國市場分析機構國際數據公司7月31日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生産商華為的出貨量超過蘋果手機,躍居全球第二位。2018-08-01 15:35:47
-
六問手機流量那些事:我的流量去哪兒了?
資料圖:各電信運營商們開始了新一輪的校園行銷搶人大戰。在業內看來,運營商對不限流量套餐進行限速的做法無可厚非,這照顧了多數4G用戶公平使用網絡的選擇。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也有類似的“積木套餐”,設計的目的都是自由搭配語音通話、上網流量。2018-06-11 07:11:56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