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7月28日電(記者 胡旭)“以前只聽説過農村産權可以融資,但從來沒想到集體資産股權證也可以貸到款,並且還是在網上申請,從受理、調查到發放只用了2天時間!”
發出感慨的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天源村村民張瑞,最近通過“農貸通”平臺獲取一筆5萬元集體資産股權質押貸款,用于發展苗木種植。
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農貸通”是成都市針對農村金融服務的痛點難點問題,搭建的一個融資綜合服務平臺,自2015年7月開始探索建設。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把涉農的政策、市場、金融及其他資源整合起來,精準服務到相匹配的農戶和企業,目前已有86家銀行、保險、擔保等機構入駐,展示各類金融産品近500個。
張瑞多年從事傳統花木種植,今年他打算新購進一批花木幼苗,但缺少部分流動資金。天源村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得知此事後,指導他通過“農貸通”平臺發起貸款申請。成都農商銀行第一時間聯繫了張瑞,並為他制定了以集體資産股權做質押貸款的融資方案,年利率為5.655%,如申請政府貼息,審核通過後實際利率可低至3.48%。
成都市雙流區金橋鎮金河村苗木種植戶余偉也有類似經歷。今年4月底,他在“農貸通”上了解到成都農商銀行有適合自己的貸款産品,提交申請後很快獲得抵押擔保貸款470萬元。因其貸款用途符合支農再貸款要求,貸款年利率5.75%。“我周圍的朋友都説我貸得劃算,利率比他們的都低。”余偉説。
據了解,作為成都市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基礎性工程,“農貸通”整合了一係列支農惠農政策。如平臺對八大類支援項目給予基準利率30%至80%的貸款貼息,還建立了首期1.7億元的“農貸通”風險資金,用于農村産權直接抵(質)押、惠農擔保和信用保證保險等三類貸款的風險分擔,其中對農村産權直接抵(質)押貸款風險分擔比例達到80%。
數據顯示,以“農貸通”為引領,成都目前已初步建成282個鄉鎮農村金融服務中心、2679個村級金融綜合服務站,在金融知識宣傳、金融服務對接、信用資訊採集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以此為支撐,“農貸通”平臺共收集融資需求63.89億元,發放貸款5248筆、38.19億元。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