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養豬有一些規律,不過現在失靈了。因為價格很低,大家都不敢再貿然養豬。”江西一位養殖大戶劉女士説。
此前,我國生豬行業呈現較為明顯的“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跌”的周期性波動,被業內稱為“豬周期”。不過,近幾年“豬周期”規律出現異化,3年左右的波動周期正在被拉長,波幅也在變大。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及Wind數據顯示,豬肉平均批發價格和22個省市生豬均價自2015年3月上漲,至2016年6月分別突破27元/公斤、20元/公斤的歷史高位之後,開啟長達兩年的下行周期。至今年5月中旬,豬肉平均批發價跌破16元/公斤,22省市生豬均價逼近10元/公斤,創近8年新低。
根據舊的“豬周期”規律推算,2017年6月前後該是豬價觸底時機,于是劉女士打算下半年“抄底”,結果不幸抄在“半山腰”,只好急忙出欄止損。目前,養殖戶仍面臨一頭豬虧損兩三百元的困境。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豬周期”的拉長呢?首先,行業規模化程度提升,提高了養殖效率。2016年周期高點之後,生豬行業出現比較明顯的“存欄矛盾”,即供應端顯示生豬存欄量在逐漸下滑,供應趨緊,但豬價仍舊下滑,背後原因在于規模養殖戶佔比提高的同時,提升了養殖技術和效率。通俗而言,就是單只母豬能生産的生豬數量比以前更多,同時生豬均重提高,結果便是母豬、生豬存欄數量下降,但豬肉供應量增加。
其次,在規模化程度提升的基礎上,隨著農村信息化水準、養殖戶知識水準的提升,養殖群體對豬價行情具有一定的預期能力,會根據預測決定增加或減少産量。如果認為後續豬價會回升,養殖戶往往會堅守産能、等待反彈。甚至有資本逆向投資,加速擴張。
第三,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對于營養攝入需求更趨多元化,豬肉的可替代品日漸繁多,豬肉消費增速出現下滑。此外,進口豬肉對市場造成一定衝擊。
總體而言,“豬周期”拉長的誘因在于當前生豬養殖市場從以往的散戶為主向規模化、專業化養殖轉變。以美國為例,“豬周期”跨度便伴隨養殖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而逐步拉長。進入21世紀以後,美國豬價周期特徵不再顯著。
因此,“豬周期”失靈其實是生豬産業實現規模化經營的伴生品,目前只是拉長,未來可能進一步淡化。在“資本+規模”的衝擊下,散戶將加速退出,若幹養殖巨頭將浮出水面,最終實現價格相對平衡,“豬周期”也將重新定義。
-
“豬周期”來襲:“越賣越虧,不賣更虧”
農業農村部5月3日資訊顯示豬肉行情持續下跌,活豬均價同比下降超30%。部分中小養豬企業反映今年以來價格已近腰斬,記者日前在“南豬北養”的重要承接區吉林省採訪發現,養豬大戶在普遍虧損的同時,態度出現分化,一些大戶準備“清盤”離場,另一些大戶則企圖逆市“抄底”、擴大養殖規模。2018-05-15 07:48:09
-
一位養豬大戶與“豬周期”的十年“糾纏”
“年前,豬價還在七八塊錢一斤,現在已經跌到四塊錢左右了。”范鈺明嘆息道,從春節到現在,他每個月都要虧10多萬元。2018-05-03 10:12:24
-
豬價仍難逃豬周期影響 短期消費難以有效提振
“當前豬糧比價下降到5.5:1以下,大部分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已經虧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訊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説。2018-04-27 07:37:04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