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專職副會長陳出新18日稱,由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林佔熺發明的中國菌草技術,從福建生根發芽,30多年來已不斷傳播到全球104個國家和地區。
當天上午,第十六屆國際菌草産業發展研討會在福州舉辦,32個國家的300多位政、商、學界人士齊聚,交流菌草産業發展的經驗,探討加快國際菌草産業發展的途徑。
上世紀80年代,由林佔熺率先研究出的菌草技術,開辟了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新途徑。經過30多年的研究,菌草技術已經擴展到菌草生態治理等領域,建立起菌草綜合開發利用技術體係。2017年5月,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共同啟動了和平與發展基金菌草技術項目,推動菌草技術項目在全球的示范推廣。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劉獻祥在致辭中表示,菌草業作為新興生態型産業,為全球扶貧減困、生態建設等發揮了積極作用;世界各國應攜起手來,抓住歷史發展新機遇,發展菌草業,造福全人類。
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説,舉辦這次國際研討會,就是為了依托中國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菌草綜合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集眾智、聚合力,共同推動菌草技術創新,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共同推動菌草技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傳播。
研討會上,16位專家學者分別就菌草技術研發創新成果和産業化進展情況作專題發言。中國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説,菌草技術就是為了扶貧和保護生態而生的,利用菌草生産提取生物質燃料、高分子新材料等,可以節約大量的木材資源,經濟效益是傳統種植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前景十分廣闊。
林佔熺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引進菌草技術;未來將更好地利用菌草技術,進一步推動菌草新興産業的發展,讓菌草技術造福全人類。
中國菌草技術的前沿研究成果獲得南非、中非共和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多國農業官員與專家的“點讚”。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省長彼得·奴姆(Peter Numu)説,此次研討會展現了中國菌草技術産業化和國際化的最新成果,也將助力實現減貧、增加就業、保障糧食安全,推動改善農村家庭收入水準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等聯合國發展的目標。(記者 龍敏)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