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21日電 題:從事後補償到事前幹預:保險服務“觸角”在延伸
新華社記者潘清
企業和民眾保險意識的不斷提升,風險控制技術的持續創新,改變著保險業的傳統經營理念和模式。從事後補償到事前幹預,保險服務的“觸角”正在延伸。
保險業內火災實驗基地20日落戶上海。這個基地由平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同泰火安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打造,後者是集消防防災技術研究、係統設計、設備集成、工程服務總承包和防災係統解決方案為一體的企業。
據了解,除了基礎火災試驗設施,平安産險火災實驗基地還擁有交通隧道防火防災實體試驗基地、地下建築防火防災試驗基地和全尺寸文物建築火災試驗平臺。
平安産險風險研究及防控部總經理袁勇民表示,基地總體定位于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技術應用層面,具備消防設備和新技術測試、火災實驗,支持保險客戶消防培訓,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實踐場所等功能。依托這一基地,平安産險可為軌道交通、城市基建、名勝古跡客戶提供火災實景下的人員應急疏散和火災撲滅演練場景,也可協助客戶針對性地進行全尺寸實體火災實驗,為制定火災風險控制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作為風控科技創新實驗基地和火災安全‘智庫’,這個基地將通過推動創新消防設備與技術落地應用,助力火災保險服務從災後救助向災前預防轉變。”袁勇民説。
平安産險副總經理曹六一透露,以火災實驗基地為起點,平安産險將逐步搭建涵蓋多種風險形態的風險管理認證平臺,打造比肩國際的認證體係,進一步提高保險行業的風控能力及服務水平,助力社會防災減災水平的提高。
事實上,在成熟保險市場,防災減損已成為保險服務的重要環節之一。在中國,伴隨企業和民眾保險意識的不斷提升,以及風險控制技術的持續創新,近年來保險服務呈現從事後補償向事前幹預“前移”的特點。
除了火災等災害預防,相似的趨勢還出現在更多保險領域。
2016年上海正式實施建設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制度,由保險機構參與並提供貫穿住宅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全流程的風險控制服務,攜手監理單位形成工程質量“雙保險”。此後,這一制度在杭州、寧波等地相繼落地。
在快速發展的健康險市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保險機構積極布局,推出了“國壽i動”“平安run-健行天下”等多款健康管理産品,通過實物或保費獎勵,鼓勵保險客戶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服務“觸角”向事前幹預延伸,能幫助保險客戶降低災害、事故或疾病的發生,對于保險機構而言可有效降低賠付率,從而形成“雙贏”的格局。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