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戰略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細化了目標任務,明確了“施工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需要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係,以實現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范。
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表示,高品質發展需要高品質的市場環境,要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係。
完善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
“法律法規是否完善,直接影響著創業者的信心和積極性。法律法規越完善,創新創業的環境也會更加優良,創新創業的財富和成果也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全國人大代表、國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乃科認為,對于那些合法、合規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的企業或個人,應該使他們充分地享受到來自法律的支援和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進一步完善,與國際通行的一些慣例越來越吻合,比如實施投資審批“負面清單”,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相關規定公開化、透明化程度也在提高。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認真解決民營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堅決破除各種隱性壁壘。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認為,現代化經濟體係下,市場要做到開放有序,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規,明確市場規則。對此,政府應該定好制度、劃好紅線,進一步加大市場運作透明度。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牛立文説,從投資者來説,任何一家企業不能只講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責任。“政府部門在招商引資時也要全力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規則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肩負起社會責任,才能保持長期可持續發展。”
優化便捷開放的區域通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體係不斷開放、不斷規范,但地方保護、區域封鎖、行業壁壘、企業壟斷等不符合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現象仍然存在。”全國政協委員、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認為,這一方面可以通過現有法律法規來約束和管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出臺政策時也應統籌兼顧,不同地區的政策要進行協調。
市場開放有序一方面意味著深化行業的有序開放,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優化區域的有序開放。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常務副市長吳存榮説,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近年來正向著“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目標前進。“我們打造西永和保稅港區兩個智能化園區,建設一批數字工廠,給傳統産業注入生命力,提高競爭力。”
同時,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與國際標準、國際準則接軌,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全球市場體係中,對接全球資源。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潮州商會會長胡劍江認為,在全球化、信息化和“一帶一路”合作背景下,要加快構建基于中國、輻射全球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網絡,這有利于促進區域高度一體融合發展。其中,重點加快建設中國—東盟“資訊絲綢之路”,促進全面互利共贏。
打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服務業是未來中國增長最快的産業,尤其是新服務業,服務業跟科技結合有很多很多的機會,提供給很多創業者。”全國人大代表、58集團首席執行官姚勁波建議,政府部門進一步放開新服務業市場準入,營造公平發展環境。同時,政府要引導企業參與標準制定,推進新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共建共用新服務業大數據係統,重建消費安全秩序。
“關于營商環境,人們更多談到的是非公經濟的發展環境。近年來,部分地方還是存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的‘三門’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經濟學係主任楊德才説,這涉及政府部門的信用問題、法治意識問題等。正因為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政府要信守承諾,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
“行政管理措施的‘一收一放’,它客觀反映了政府管理水準科學化的穩步提高。該收緊的一定要收緊,該放活的一定放活,旨在讓市場發揮活力。”曲星委員説,在“放”的趨勢裏,很多都與經濟有關,“收”主要體現在對金融、生態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措施等方面,保障人民生存環境和食品藥品的基本安全感。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