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北京,一位電動汽車車主正操作充電樁給車輛充電。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日媒稱中國多領域實現“蛙跳型”發展:電動汽車成新目標
日媒稱,“蛙跳”一詞除了本意外,還被用來形容技術和經濟跨越了階段的發展過程、一步到位的現象,中國便是多次實現“蛙跳型”發展的國家。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月10日報道,通過智能手機付款的移動支付得以普及,中國正在迅速向無現金社會靠近,現在甚至開始構築無需智能手機的支付機制。
在地鐵站,一位乘客對著購票機螢幕説“我要去東方明珠”,然後售票機自動推薦距離乘客目的地最近的車站,乘客只需對著購票機回答“好”即代表決定購票。在檢票口購票機讀取乘客的臉部資訊,確認是本人的話則會開啟閘機,售票機還能自動從乘客的電子現金中扣除車費——這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2017年12月公開的使用人工智慧(AI)刷臉乘車實證實驗,利用語音識別和臉部識別實現無現金乘車。
目前,中國市民可以使用阿里巴巴的手機支付服務“支付寶”支付車費,不過引入刷臉乘車的話,連手機都不用了,阿里巴巴與在上海運營地鐵的上海申通地鐵集團聯手推進開發,力爭將該技術推向實用化。
報道稱,在中國,不帶錢包只帶手機出門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從便利店、餐飲店、計程車到路邊攤,都能使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據中國的調查企業艾瑞咨詢統計,2016年中國的移動支付金額達38萬億元,而美國的移動支付規模為1120億美元,中國的規模是美國約50倍。
報道表示,日本2004年就推出了“錢包手機”的服務,可以説是移動支付的先驅,但是並未達到像中國那樣連路邊攤都能使用手機支付的普及程度。在日本的個人消費中,現金支付仍佔5成,而中國在2010年前後現金支付佔6成,現在已下降至4成,日本在移動支付、無現金社會方面被後來者中國迅速趕超。
為何中國會出現“蛙跳式”現象?報道認為,雖然技術和産業都是分階段發展,不過新的技術和産業普及後,這些技術本身也會阻礙下一代技術的發展。中國的ATM機和信用卡的普及程度都不及發達國家,不存在阻礙移動支付這一新技術發展的現有技術,因此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中國最先接受移動支付。在日本拘泥于指紋認證等傳統技術的時候,中國已開始向使用人工智慧的刷臉認證這一新的階段躍進。
-
國家網信辦約談“支付寶年度帳單事件”當事企業
針對近日新聞媒體報道的“支付寶年度帳單事件”,國家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日前約談了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要求切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2018-01-11 07:29:50
-
阿里巴巴王堅:智能技術正重塑媒體行業
在王堅看來,智能技術對媒體行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2017-12-26 17:14:31

-
徵集丨2018“我向總理説句話”網民建言
2018-01-14 10:53:24
-
毆打醫生的女教師,評職稱該受限嗎?
2018-01-14 08:49:27
-
事業單位職工注意!你的績效工資要漲了!
2018-01-14 09:27:19
-
男子因一次停車獲刑10 這種錯千萬不能犯
2018-01-14 09:27:19
-
直播問答:這是你離百萬富翁最近的一次?
2018-01-14 09: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