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遊蘇杭)近日,備受矚目的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終于塵埃落定。9月28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政策”》),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管理長效機制,促進汽車産業健康發展。
那麼該辦法將對汽車行業以及企業帶來哪些影響?車企將如何應對?
短期內新能源汽車需求預期降低
根據財新智庫近日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從行業角度來看,此次政策調整直接降低了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預期。
就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而言,預計2017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需求規模約為45-50萬輛之間,在此次政策調整背景下,2018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需求增幅預計在50%以內,即不超過75萬輛。
報告指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傳統車企處于正在蓄積力量的階段。但在當前實際情況下,提前實施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必然會使得傳統車企陷入相對被動的局面,以時間換空間是傳統車企需要作出的必然努力——雖然這些努力沒有體現在媒體和公眾層面。從目前政策結果預判,傳統車企的努力已經達到了階段性目標。
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延後實施不僅預示著2019年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面反攻,更意味著部分新能源車企盤算已久的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基本變成泡影。
未來新能源汽車産業將迎來指數級高增長
報告指出,回顧2016年以來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變化趨勢,整體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産業政策已經從原先更加激進的助推式節奏轉向更加考慮實際需求層面的漸進式邏輯,此次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延後實施也是整個漸進式政策邏輯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報告認為,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延後實施即將改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供給和需求的增長節奏,但就政策本身而言,它不會創造需求,也不會消滅潛在需求。從短期來看,“雙積分政策”延後實施即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總量和需求結構産生顯著影響。而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未來會迎來指數級的高增長。
據悉,《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是由財新智庫和成都數聯銘品、泰博英思共同研發。旨在刻畫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變化趨勢,反映不同城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狀況。

-
別讓“帶薪護理假”淪為“紙上福利”
2017-09-30 13:03:27
-
銀幕上的中國:國慶獻禮影片回顧
2017-09-30 13:03:27
-
“9.30”調控1年:逾百城收緊樓市,熱點城市房價停漲
2017-09-30 13:03:27
-
北京租房新政下月底實施
2017-09-30 13:03:27
-
中秋節吃月餅有講究:宜早不宜晚,宜鮮不宜陳
2017-09-30 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