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圓明園當年的盛況雖不能再現,但出土的文物卻是歷史的見證。圓明園百余件出土文物近日首次公開亮相,將一直展覽到10月。
作為遺址公園,近年來,圓明園對西洋樓遺址、如園、紫碧山房等多處景點進行了考古發掘,持續推進遺址保護和展示。《圓明園考古展》近日開展,首次向公眾展示圓明園考古發掘的成果,公眾可以通過出土文物直觀地了解昔日圓明園豐富多樣的建築、做工精巧的室內陳設。
本次展覽位于圓明園展覽館內(西洋樓遺址區大水法西北側),預計展出到10月。色彩豐富、美輪美奐的琉璃構件,晶瑩剔透、巧奪天工的玉器,滄桑厚重的銅器,紋飾繁復的瓷器,步入展廳,就是目不暇接的展品,默默述説著圓明園的歷史文化。其中,最精美和珍貴的展品當數“銅鎏金象首”。通體鎏金的象首發出金燦燦的耀眼光芒,象首上有長而卷曲的鼻子,有長牙、大耳,造型精巧絕妙,線條清晰流暢,神態安詳逼真,彰顯出清代鑄造技術和鎏金工藝的最高水平。
“圓明園考古展的展廳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為了將更多出土文物展示給觀眾,我們將分階段更換展品。”圓明園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據悉,第一階段展出的珍貴展品有106件,均為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包括銅器、玉器、瓷器和建築構件。(記者 王海亮)
相關新聞
-
清華大學教授帶隊使圓明園“重生”
昨天上午,清華大學宣布,歷時15年,該校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帶領80余位專業人員,利用數字技術使圓明園“重生”,大家通過一部手機,即可穿越康乾,暢遊盛景。2017-04-19 15:25:35
-
數字技術“復活”萬園之園 打開手機“推門而入”圓明園
昨天上午,清華大學宣布,歷時15年,該校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帶領80余位專業人員,利用數字技術使圓明園“重生”,大家通過一部手機,即可穿越康乾,暢遊盛景。2017-04-19 09:10:40
-
數字化復原:讓“浴火”的圓明園能夠“重生”
4月18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團隊完成的數字圓明園研究和應用項目新聞發布會在清華大學舉行。2017-04-18 17:06:31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提醒】勞務關係≠勞動關係,千萬別傻傻分不清!
2017-06-09 16:39:07
-
你家廚房的這4樣該扔了,每用一次都是在吃細菌
2017-06-09 14:38:25
-
手機正毀滅我們?每一幅照片都無比真實
2017-06-09 14:38:25
-
動真格!再在朋友圈轉發這些信息,這就是下場!
2017-06-09 13:22:15
-
奶爸護理假擬增至30天,你讚同嗎?
2017-06-09 13:22:15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