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可用微信支付及支付寶付費的美食車。
隨著第三方支付不斷加快開疆拓土的速度,針對支付機構的監管制度和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完善。
2017年3月,網聯平臺上線;4月,支付機構備付金逐步實現集中存管;5月,央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強化監管科技(RegTech)應用實踐;7月,“反洗錢”新規將實施,非銀行支付機構等首次被納入責任主體范圍,大額現金交易的人民幣報告標準也由20萬元調整為5萬元。
在此背景下,新規會對支付行業産生怎樣的影響?監管未來會有哪些新動向?
就以上熱點問題,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接受了《瞭望東方周刊》的專訪。
中國的“試點”相當于“監管沙盒”
《瞭望東方周刊》:對支付行業乃至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一直存在一種聲音認為,管太松容易亂、管太緊又發展不起來,這當中的平衡,你認為該如何把握?
黃震:當行業出現問題,監管就要糾偏。
2016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清晰界定了支付機構的定位,堅持小額便民、服務于電子商務的原則。
第三方支付其實應該做小額支付業務,而不是大額的理財通道的支付。這是一個初衷,要讓它回到這個初衷上去。同時,也要考慮到生態的協調,第三方支付和銀行的支付要平衡發展,都應回到初衷、回到不同模式的本意上去。
《瞭望東方周刊》:國外對金融創新的監管,包括英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相繼推出了所謂的“監管沙盒機制”,一時成為熱門。你認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監管能否也能借鑒其經驗?
黃震:“監管沙盒”是英國人提出的,就是監管機構在可控的范圍內測試金融新産品、新服務,讓他們試錯和糾錯,達到既保護消費者、又鼓勵金融創新的目的。
其實我們國家所謂的“試點”,在某種程度上,跟監管沙盒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比如先從第三方支付做一些試點,作為一個科技領域進入,然後逐漸規范地發展,發放牌照,納入監管,然後再逐漸放開,這就是一個試點不斷推廣的過程。
早在2013年,我國對互聯網金融監管就提出了“軟法管理”、“柔性監管”等思路,只不過我們沒有把它叫“監管沙盒”,實際上都大同小異。
《瞭望東方周刊》:我們觀察到,因為第三方支付的迅速發展,在其基礎上也衍生了非常多的新型的金融服務,如何在讓金融更好地服務用戶的同時,降低金融混業的風險?
黃震:針對第三方支付而言,在其龐大的賬戶基礎上可以提供的服務是極其廣泛的,包括余額寶、微粒貸等,都是典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這必然産生跨界和混業的趨勢。
我認為,對于跨界混業的監管,不是繼續維係分業監管,那麼監管是無法覆蓋新業務的,而應該採用新的技術,從機構監管轉變到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從過去靠人管轉變為用技術來管,通過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技術及時監測到及時進行預警,甚至是處置。
-
中國銀聯攜40余家銀行進軍二維碼支付
中國銀聯日前聯合40余家商業銀行在京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産品。中國銀聯日前聯合40余家商業銀行在京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産品,持卡人通過銀行APP可實現銀聯雲閃付掃碼支付。2017-05-31 06:59:17
-
財付通支付寶首次遭央行處罰 回應稱將落實實名制
2017-05-11 08:08:33
-
手機支付滲透生活:周圍人都在用 小商販稱不用“吃虧”
在實地調查中也發現,中國的移動支付(也叫手機支付)滲透率確實很高,有小商販甚至坦言,不支持移動支付連生意都會受到影響。2017-05-10 07:31:33

-
摸黑玩手機 ,久了會變青光眼
2017-06-08 11:09:57
-
你讚成嗎?超七成年輕人認為婚姻需要儀式感
2017-06-08 11:09:57
-
手機支付壞習慣,現在改掉還不晚!
2017-06-08 11:09:57
-
試試看,古代“作文題”難得到你嗎?
2017-06-08 11:09:57
-
驚呆了!土豆旁放點這個不發芽!
2017-06-08 1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