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成年內“退市第一股”,退市整理期首日近170萬手無法成交,分析稱公司將現10個以上跌停
5月24日,“2017年退市第一股”*ST新都正式進入退市整理期,並更名簡稱為“新都退”。2015年4月復牌時*ST新都曾因華圖教育借殼連拉15個漲停,不過,24日在早盤集合競價階段,該股零成交,逾10億資金排隊出逃。收盤跌停報7.16元,接近170萬手封跌停板。
買入者將“血本無歸”
因會計調整後業績未達標,5月16日深交所對*ST新都判定“死刑”,作出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ST新都成為“2017年退市第一股”。
5月24日,是*ST新都進入退市整理期首個交易日,*ST新都改名為“新都退”,當天總體成交慘淡。收盤跌停報7.16元,接近170萬手封跌停板,封單市值超十億元。全天競價成交32.68萬股,成交金額234萬元,換手率為0.08%。
在經歷了集合競價階段無人問津的尷尬之後,新都退開盤不久便一字跌停,一直無人成交。開盤至上午11時僅成交7手,但該股在上午11時29分左右,突然有四筆較大資金買入,在收盤前再次突然出現較大資金買入。早盤和午盤合計買入233萬元。
根據此前*ST新都公告,退市整理期交易30個交易日,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為2017年7月6日,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
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根據相關規則,公司股票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的45個交易日內,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進行挂牌轉讓。
“預計新都退將出現超10個跌停板”
在近兩年前停牌前夕,*ST新都由于借殼華圖教育消息刺激,連續15個交易日走出一字漲停板,不過該利好在*ST新都2015年4月30日戛然而止,豪賭進入*ST新都的投資者悉數被關。值得注意的是,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ST新都成交額激增10倍,當天成交8500萬元,創下近1年新高。
對于*ST新都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走勢,多家機構認為,*ST新都預計出現連續跌停,可能是10個以上的跌停板,其股價將打回原形,不建議買入。按照*ST新都除權後的報價7.96元/股,粗略計算,經過10個跌停板後,公司將成為“1元股”。
24日有觀點稱,對于投資者能否索賠,廣東奔犇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國華律師表示,這取決于監管層調查結果。目前公司已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如果監管部門確定他們虛假陳述並給予處罰,那麼,受損投資者當然可以索賠。
24日,著名牛散陳慶桃表示,不建議投資者今後購買ST股,因為隨著監管趨嚴,這類股票退市風險大,退市後不交易的話虧損較大沒有投資價值。 (記者 金彧)
■ 看點
新都退要會計師事務所還錢
2017年4月28日,*ST新都收到大信會計事務所通知函,會計事務所表示,在經過復核後,認為*ST新都2015年確認的1650萬元租賃收入,應從2015年經常性損益中扣除。
大信會計事務所是受*ST新都委托,核查公司2015年度高爾夫租金2950萬元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審計費共12萬元。
大信會計事務所于2016年12月15日出具説明,認為該筆租金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但今年4月28日,大信會計事務所推翻了之前的意見。
*ST新都的會計事務所天健會計事務所于4月26日表示,若進行調整,則*ST新都2015年扣非後凈利潤可能為負。已暫停上市的*ST新都,若2015年扣非後凈利潤為負,則股票會被終止上市。
4月28日,新都退的保薦人撤回了此前出具的恢復上市申請相關的保薦文件。5月15日,深交所經過審議,認為*ST 新都不符合恢復上市的條件,並于次日決定該股票終止上市。
*ST新都認為,兩家會計所對同一問題先後出具兩個截然不同的審計意見,導致*ST新都直接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申請要求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返還審計費用240萬並賠償經濟損失346.2萬元,大信會計師事務所返還審計費用12萬元。廣發證券則被申請仲裁退還上市推薦費200萬元並賠償違約金150萬元。(朱星)
■ 聲音
股民:後悔沒及時出手
江先生是一名職業股民,大學畢業後進入北京一家IT公司當程序員,在2015年的牛市中擴大了資産規模,並逃掉了股災,目前資金賬戶500多萬。江先生介紹,2014年7月他拿出5萬元在*ST新都(現稱“新都退”)建倉,同時期建倉的還有多家ST股票。他建立了一個ST重組投資組合,該組合主要用來搏ST公司重組利好。
江先生稱:“A股市場熱衷殼資源炒作,通常情況下,ST公司資産重組成功,股價翻番很正常,建倉的10只股票中,有一家重組,重組成功帶來的盈利就可以覆蓋其他股票的損失,並且帶來10%甚至更高的盈利。”
2015年復牌後,*ST新都持續一字漲停,江先生認為賣點沒有出現便一直持有。不過停牌期間,*ST新都負面新聞不斷,停牌時間也拖了兩年之久。談及虧損,江先生稱,“肯定後悔,後悔沒有及時止虧!”雖然現在還處于退市整理期,但江先生認為不會再有人接盤,“這股砸在手裏了。”
與江先生不同,股吧網友“北上客”稱,“我是打板買入的*ST新都,原先慶幸能夠上車吃肉,結果現在本金都要賠完了。”“北上客”稱,“停牌接近兩年,復牌就進入退市整理期,我覺得不公平。”
數據顯示,目前有23081個賬戶持有新都退的股份,隨著新都退的退市,上述用戶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王全浩)
■ 焦點
長城匯理3.5億“踩雷”
新都退公告稱,證監會于5月15日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根據《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
按上述規定,作為新都退股東的長城匯理、深圳市瀚明投資有限公司和深圳豐興資産管理企業(有限合夥)不得減持新都退股票。其中,長城匯理不得減持的股票約為2868萬股,佔總股本的6.68%。瀚明投資持有的4555萬股和豐興匯資産的1387萬股不能減持。
新都退2016年年報顯示,長城匯理旗下的融通資本長城匯理並購1號專項資産管理計劃還持有新都退2072萬股。該持股是長城匯理于2014年上半年通過二級市場買入,則不在禁止減持的范圍內。
新都退2016年年報稱,長城匯理的創始人宋曉明控制的企業合計持有公司11.5%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2015年10月,易簡投資曾計劃受讓長城匯理1號持有的1589萬股新都退股票,不過,同年11月,雙方終止受讓。
2015年11月4日,長城匯理、長城匯理六號通過約定受讓,獲得了新都退2198萬股,轉讓款合計2.81億元。
2016年年報顯示,在新都退的董事會中,長城匯理和貴州經貿分別提名3位,瀚明投資提名2位,桂江企業提名1位。新都退股權分散,沒有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按照新都退24日的收盤價7.16元/股計算,長城匯理及旗下基金持有的新都退股權合計價值約3.5億元。
對于所持的股票後續處理情況,長城匯理總經理宋曉明24日回復新京報記者稱:“暫時不方便回應。”(朱星)
-
A股市場年均退市率僅0.35% 退市常態化道路艱難漫長
2017年“退市第一股”—— *ST新都,將于明天起進入退市整理期,繼2016年博元投資、欣泰電氣退市之後,今年又有*ST新都退市,意味著退市逐漸常態化。去年7月,欣泰電氣因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9月2日,深交所作出自9月6日起暫停欣泰電氣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2017-05-23 15:46:23
-
保殼套路漸失靈 A股亟須退市常態化
在復牌路上苦苦掙扎近兩年的*ST新都,成為今年A股退市第一股。近日,深交所對*ST新都依法作出了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這讓不少網民看到了監管部門推動退市機制常態化的決心。2017-05-22 08:03:02

-
青咖説來了丨負重前行?給你的心靈減減負
2017-05-24 11:13:59
-
應屆生求職該"一步到位"還是"騎驢找馬"?
2017-05-24 08:30:39
-
【時空新聞】從科舉到高考,防作弊一直被關注
2017-05-24 11:19:23
-
拖延已成疾?五大妙招教你克服拖延習慣
2017-05-24 11:13:59
-
總是買買買?購物成狂或與心理因素有關
2017-05-24 11: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