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發起的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6)》顯示,2016年共有52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了20.21萬只理財産品,累計募集資金近168萬億元。其中0.5萬億元理財産品為中高級風險等級。在理財資金投資的12大類資産中,債券資産配置比例最高,達43.76%。
報告顯示,2016年銀行業理財市場有52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了理財産品,共發行20.21萬只,平均每月新發行産品1.68萬只,累計募集資金167.94萬億元(包含開放式理財産品在2016年所有開放周期內的累計申購金額),平均每月募集資金14萬億元,2016年全年發行産品數和募集資金額分別較2015年提高8.17%和6.01%。從開放式理財産品來看,全年累計募集資金121.1萬億元,較2015年增加4.8%;從封閉式産品來看,累計募集資金46.83萬億元,較2015年增加9.27%。
從産品風險等級來看,2016年,風險等級為“二級(中低)”及以下的理財産品募集資金總量為137.63萬億元,佔全市場募集資金總量的81.96%,較2015年下降4.39個百分點。風險等級為“四級(中高)”和“五級(高)”的理財産品募集資金量為0.5萬億元,佔比為0.29%,較2015年下降0.26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債券作為一種標準化的固定收益資産,是理財産品重點配置的資産之一,在理財資金投資的12大類資産中佔比最高。從資産配置情況來看,債券、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産、銀行存款是理財産品主要配置的前三大類資産,截至2016年底,余額佔比為77.87%2,其中,債券資産配置比例為43.76%。具體來看,國債、地方政府債、央票、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和政策性金融債佔理財投資資産余額的8.69%,商業性金融債、企業債券、公司債券、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産支持證券、外國債券和其他債券佔理財投資資産余額的35.07%。
另外,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497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産品,理財産品數7.42萬只,理財産品存續余額為29.0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5.55萬億元,增幅為23.63%,增幅較年初下降32.83個百分點。2016年,理財産品日均存續余額為27.01萬億元,較去年增長7.47萬億元。其中,一般個人類産品存續余額為13.46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産品存續余額的46.33%,較年初下降3.2個百分點。
在不同機構類型産品余額中,國有大型銀行理財産品存續余額為9.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77%,市場佔比32.46%,較年初下降4.45個百分點。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存續余額為12.2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3.61%,市場佔比42.17%,佔比與年初基本持平。農村金融機構存續余額為1.64萬億元,理財規模增速較快,較年初增長79.87%。
2016年,銀行業理財市場共19.22萬只産品發生兌付(其中有18.44萬只産品終止到期),累計兌付客戶收益9,772.7億元,較2015年增長1,121.7億元,增幅12.97%。2016年,終止到期的理財産品中有88只産品出現了虧損,佔全部終止到期産品的0.05%。
-
銀行理財初夏遇冷 市場人士料投資非標佔比將下降
“去除資産價格泡沫、防范金融風險”的政策方向明確,預計今年銀行理財規模增速將顯著放緩,理財資金投資非標的佔比將下降,尤其是進入房地産、地方融資平臺等限制領域的資金量也將受到控制。2017-05-17 07:53:32
-
去年786家上市公司買8139億元理財 金額增加近五成
理財資金規模不斷攀升根據萬得資訊數據, 2016年購買理財産品的上市公司有786家,購買理財産品合計9594個,理財資金合計達8139億元,分別比2015年增加25% 、 31% 、 48% 。可以看出, 2016年上市公司的理財活動比2015年大幅增加,特別是涉及的資金方面增幅更大,這表明上市公司將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理財産品,理財産品的品種也更為多樣。上市公司進行項目變更必然導致資金使用的延後,從而使相關的資金在更長的時間裏處于閒置狀態,從而使上市公司有了更多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産品。2017-05-09 07:56:56
-
上市公司每天花20億買理財 依靠投資“扭轉”業績
理財、炒股和炒房正在成為一些上市公司的“致富之道”。上市公司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共有556家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産,比上一年的490家增加了13.47%。2017-05-03 11:04:22

-
多地一大波事業單位要招人,快轉給需要的人!
2017-05-18 14:49:52
-
擴散!食鹽包裝袋側面有折痕?很有可能是假鹽
2017-05-18 14:07:15
-
快遞企業集體上調派件費,你的快遞會漲價嗎?
2017-05-18 13:53:03
-
大學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擴圍,四類學生可享受
2017-05-18 13:31:07
-
首次跨省調控:京津冀聯合打擊炒房 樓市何去何從
2017-05-18 11: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