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三大酒類走向新常態
酒類的“新常態”是什麼?有人説是“變革”,有人説是“發展”。新華食品認為,酒類“新常態”或許是一次告別和一個擁抱:告別過去不理性的發展方式,告別過去多年的黃金發展期;擁抱大眾酒消費的方向,擁抱新的消費形態。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沒有危機就沒有發展。而在危機之後的一個顛覆性創新,對一個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危機本身也並不是一件絕對壞的事情,它是一種趨勢,符合一般的經濟發展規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受到危機波及的國家和地區,才有資格進入第一梯隊。這就是危機的作用,通過強制性的淘汰落後,通過強制性的創新,贏得繼續生存的活力。同時,創新不僅是企業策略、制度結構的創新,更需要酒行業各領域、各層級人員的積極參與,要敢于放棄既得利益,為酒業長遠考慮。這需要改革者的巨大智慧和決心,更需要制度設計對改革者形成支援保護,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點擊詳細]
白酒新常態:民酒崛起 逐鹿中低端

2014白酒轉型年回顧:“量體裁衣”走親民路線

白酒一度曾被貼上“奢侈品”的標簽。曾幾何時,53度飛天茅臺甚至一度上漲到2300元/瓶,千元段位白酒成為酒企標價段位常態,並主導了市場消費。但是,受到“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嚴禁三公消費”等政策影響,建立在公款消費為基礎上的高端白酒畸形團購銷售模式受到重創。團購商要麼庫存嚴重難以為繼,要麼低價甩賣套現逃離,依靠團購模式獲取業績增長的白酒企業市場呈現萎縮下滑狀,高端白酒更是價格一路下跌,難以為控。以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酒價格開始逐漸回歸理性。[點擊詳細]

白酒 “個性消費”成新常態

既然消費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中佔有領先的地位,白酒作為快消品的一員自然有其大放光彩的舞臺。不過,隨著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消費群體也正在發生變化:低端消費群、價值消費群、主流消費群、富裕消費群等多元化消費群體的出現,使得對産品的要求也呈多元化。而為迎合不同的消費群體,酒企們紛紛推出個性化定制産品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2014年,個性化消費時代已經開啟。[點擊詳細]

啤酒新常態:告別十年黃金增長

中國啤酒産量10年首降 五大巨頭也快喝不下去了

日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啤酒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啤酒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啤酒行業産量242.1萬千升,同比下降17.18%。這也是從7月以來,連續6月啤酒産量出現同比下滑。由此,國內啤酒産量1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滑。該網站同日發布的數據還顯示,2014年1~12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産量4921.85萬千升,同比下降0.96%。自2005年以來,國內啤酒産量增速最低為2012年,同比增長0.06%,最高為2006年,增速為14.79%,2013年,國內啤酒産量完成5061.5萬千升,同比增長4.6%。 天氣異常、消費環境變化,是2014年啤酒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燕京啤酒2014年底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對于行業來講,2014年啤酒産量下降的原因:一是天氣比較異常;二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全國消費不景氣,特別是沿海地區。[點擊詳細]

啤酒行業為“政令風暴”的最大受益者是偽命題

在白酒行業收入增速連續下降6個季度的時期,啤酒行業也不堪壓力地遭遇了單季度的負增長。在行業調整的大環境下,啤酒行業曾一度被認為是“政令風暴”的最大受益者。不過,隨著近期各家啤酒上市公司相繼發布三季報,這一説法極有可能被證明是偽命題。[點擊詳細]

葡萄酒新常態:別了,拉菲

昔日高貴拉菲酒賣出過去空瓶價

由于受到限制三公消費和價格逐漸透明等因素的影響 ,高端葡萄酒從2012年開始便一直遭遇寒冬。以拉菲為代表法國五大酒莊生産的葡萄酒,價格從2011年就開始大幅下調。而百元左右平價進口葡萄酒卻大受歡迎,國內葡萄酒的進口渠道,已經逐漸從歐洲轉向澳大利亞、南美洲等“新世界”,經銷商也開始從定位高端向大眾化轉型。[點擊詳細]

進口葡萄酒低折促銷成常態

將近年關,進口葡萄酒市場依然持續低迷。記者走訪進口超市、大型渠道商、國內紅酒電商等進口葡萄酒渠道發現,這些渠道紛紛打起了“降價折扣”牌。值得關注的是,與往年相比,進口葡萄酒不僅打折力度更大、酒品數量更多,其打折的周期也更長,有的經銷商甚至每個月都推出幾款進口酒進行低價促銷,這與往年進口酒只在節假日才促銷的情況有所不同。已高庫存以及庫存成本成為進口紅酒渠道商的行業痛點。[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蘆超
2015,中國酒業將發生9件大事

2015,中國酒業將發生9件大事

2015年的白酒行業,處于宏觀經濟下行的環境下,而反腐工作將持續開展,“微利”、政策趨緊將成為行業新常態。2015年,白酒行業將進一步深度調整,加速行業洗牌。[點擊詳細]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