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少赴港上市的茶飲品牌不同,茶姬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霸王茶姬”)選擇了首次在美上市。
北京時間3月26日凌晨,霸王茶姬首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IPO招股書,擬赴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CHA”,即“茶”的拼音。若成功上市,霸王茶姬將成為首個登陸美股的中國新茶飲品牌。
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國內新茶飲賽道,已躋身第一梯隊的霸王茶姬始終採取高舉高打的市場策略,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之路。
擴張迅猛 單店月均GMV遠超同業水平
成立於2017年的霸王茶姬在新茶飲行業中顯得“年輕”,但這並不影響其近年來的擴張速度。
招股書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GMV(商品交易額)達295億元,較上年增長173%。2022年至2024年,其全球門店數分別為1087家、3511家、6440家,擴張迅猛。2024年,霸王茶姬實現營收124.05億元、凈利潤25.15億元,分別高於2023年的46.4億元、8億元。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擁有超1.77億註冊會員,該數據在2023年還僅為6940萬。而在高速擴張的同時,霸王茶姬保持了低閉店率和高凈利率。招股書披露,2023年、2024年霸王茶姬閉店率僅為0.5%和1.5%;2024年,霸王茶姬凈利率為20.3%,高於同業水平。
霸王茶姬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産品以及向加盟商提供服務。截至2024年年底,在中國,共有3195位加盟商加入霸王茶姬。而吸引大量加盟商加入的是其可觀的單店銷售成績。招股書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國市場(含中國香港)的單店月均GMV為51.2萬元,遠高於同行。
受麥當勞、星巴克等經久不衰的“基本款大單品” 啟發,霸王茶姬實行“超級單品”策略,目前集中在“原葉鮮奶茶”(Tea latte)品類。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8月,霸王茶姬的明星單品“伯牙絕弦”累計售出超過6億杯。招股書披露,2024年,霸王茶姬中國市場(含中國香港)91%的GMV來自Tea Latte的銷售。
據艾瑞諮詢數據,在超過千店的茶飲企業中,霸王茶姬的庫存周轉天數最低。這得益於其“超級單品”策略帶來的簡潔的供應鏈,以及庫存和物流壓力的減輕。招股書披露,2024年,其物流成本佔全球總GMV比例不到1%,庫存周轉天數為5.3天。
技術賦能 “讓現制茶飲回歸於茶”
對霸王茶姬而言,“茶”不是附屬。霸王茶姬不追求口味新奇,而更專注於産品的茶味、茶香、茶韻,以創新技術做出一杯現代茶。
在品牌創立之初,霸王茶姬便堅持以保留茶本味的“原葉鮮奶茶”為主打産品,原材料僅保留原葉茶、優質牛乳和基底乳,“清爽低負擔”。數據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採購原葉茶1.3萬噸,覆蓋多種茶係。
如何在超過6000家門店的規模下確保品質穩定、口味統一?霸王茶姬選擇了技術賦能“品控”。其門店廣泛使用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自動化制茶設備,通過標準化、智能化生産和運營,減少店員手工操作,將口味誤差率縮小到千分之二,平均出餐效率提升至8秒/杯。招股書顯示,霸王茶姬已實現“五個在線”,即産品交付在線、人在線、貨在線、門店在線、支付在線。招股書提到,本次公開募集的資金也將部分用於科技投入和新品研發。
此外,霸王茶姬率先在茶飲行業確立了“茶底0添加人工香精、整杯0反式脂肪酸、牛乳0奶精”的産品健康標準,並將“GI指引體系”應用於茶飲行業。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已有11款飲品上線GI值。同時,霸王茶姬陸續在全國門店推行“營養選擇”標識,根據飲品中非乳源性糖、非糖甜味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含量進行綜合分級,推動茶飲行業健康化進程。
2025年3月,霸王茶姬推出低咖啡因的伯牙絕弦新品,通過脫咖啡因技術降級茶葉中天然含有的咖啡因物質。此外,主打現萃茶的全新品類“CHAGEE NOW茶姬現萃”也在上海首發。
深耕細作 向世界傳遞東方茶文化
全球化,是這家創立於中國雲南、始終對標星巴克的精品現制茶飲企業的夙願。
2018年,在國內門店不足百家時,霸王茶姬就將全球化定為其核心戰略之一,成立了海外事業部。2019年8月,霸王茶姬在馬來西亞開設門店,海外戰略邁出第一步;2024年8月,霸王茶姬在新加坡連開三店,首店開業前三天累計接待人數破萬。
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已在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開設156家門店。2025年,霸王茶姬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新開1000家至1500家門店。近期,霸王茶姬將在美國洛杉磯落地北美市場的第一家門店。招股書顯示,本次公開募集的部分資金將用於擴大中國及海外門店規模,構建海外供應鏈網絡等。
在國內,霸王茶姬堅定傳遞東方茶的價值。例如在2024年初,其與故宮博物院攜手開啟故宮茶世界“茶文化空間”巡展,在超過20個城市展出。霸王茶姬還持續開展一系列以非遺文化為主題的活動,用現代方式演繹中國傳統文化。
一位“90後”新加坡市民&&,“我在中國旅游時喝過霸王茶姬的伯牙絕弦,感覺非常清爽,茶香四溢。我認為他們不僅是在賣茶飲,也是在向世界傳遞東方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