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益生菌産業在專利、菌數和價格等方面的過度競爭現象日益凸顯,已成為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為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腸道微生態與製品專業委員會認為:一方面,企業端應求“新”存“異”,不斷向産品品質端求突破;另外一方面政府和行業組織加強政策引領。多管齊下,破解難題,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中國益生菌産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益生菌産業:高速增長與低水平重復競爭並存
我國益生菌産業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儘管起步較晚,但在政策利好、消費剛需以及科研技術的助推下,中國益生菌産業迎來了快速增長期。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益生菌市場規模就已突破千億元大關,並以每年11%-12%的速度快速增長。據國際益生菌協會(IPA)分析認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消費市場,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接近2000億元。
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勢必吸引更多企業入局競爭。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益生菌營養保健食品生産企業數量已達1040家,其中擁有10年以上生産歷史的企業數量為678家,佔比達到35.8%。與此同時,益生菌上游企業也開始紛紛上馬新工廠、新産線,産能迅速擴大,菌粉産量節節攀升。研精畢智數據顯示,我國益生菌菌株産業連續3年增長率在20%以上,預計2027年中國特定益生菌菌株市場佔比將超過全球市場規模的25%。
産業呈現爆發式增長的同時,競爭也隨之而來。一些企業不在産品研發技術改進上下功夫,卻一味圍繞降價、低價做文章。造成技術同質化,無底線低價,低水平重復競爭等問題。甚至有企業為了促成一時合作,“賠本也要賺吆喝”。各別企業的低價行為,不僅會攤薄整個行業的利潤空間,長此以往,勢必造成多數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壓縮研發生産投入,産品品質無法保障,消費需求難以滿足,最終使整個産業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求“新”存“異”,向産業高端求突破
如果説過度競爭是産業發展的陣痛期,是從“野蠻生長”到“高質量發展”的必經階段。那麼要想順利過度,就要從創新經營入手,從核心製造發力,通過差異化定位和競爭、高品質産品和解決方案,為消費者提供真正具有價值的産品和服務。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從夯實科研基礎開始,以嚴謹的循證醫學方法,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差異化專利菌株,建立企業研發護城河。
北京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對近20年來國內外腸道微生物組領域研究進行的文獻計量學分析顯示,從2019年開始,中國發文量就已超越其他國家,保持領先優勢並持續擴大。因此,相關企業要加強産學研聯動,聯合科研院所、醫院高校等,加大基於本土人群的菌株庫建設,做好特定功效的菌株分離與臨床驗證。
其次要補齊産業鏈製造短板。隨着機械裝備的發展與成熟,國內涌現出多家益生菌製造企業,形成了中國益生菌製造新勢力,某種意義上,中國企業已經掌握且具備了益生菌製造的技術和能力。但是,相關生産製造産品質量參差不齊,良莠不濟,充斥着市場的選擇和競爭,讓品牌客戶與消費者對益生菌的選擇不知可否。在這一點上,製造企業仍然要向國際高端智造水平看齊,開拓全産業鏈供應體系,不斷優化提升製造能力和水平,提高産品品質,在産品穩定性、活性、效果上下硬功夫,提高企業核心生産力。
政策引領,為行業規範發展保駕護航
任何一個産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策法規的引領導向,益生菌産業也不例外。我國對益生菌産業的政策支持是推動産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陸續頒佈了一系列針對益生菌行業的政策法規。從菌種名單,到生産工藝細則,每一次政策法規的發布實施,都是對産業發展道路上主要矛盾的一次集中治理與規範。這其中,除了監管部門外,行業協會組織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比如此前,由於缺乏統一的規範標準,一些企業在生産工藝和生産流程上把控不嚴格,只關注添加量,而忽視了菌株活性在貨架期內的變化。更有甚者大肆標榜添加量,讓很多企業被迫陷入了“卷菌株添加量”的尷尬境地。此舉不僅給産品品質埋下安全隱患,也給消費者選擇帶來了困擾,更擾亂了産業發展的正常秩序。
在詳細調研,充分了解上述情況後,針對行業內普遍關注的益生菌産品標識無法真實反應産品中益生菌實際含量的問題,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組織相關力量起草並最終通過了《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範團體標準》(T/CNHFA 006-2022)。該標準對益生菌食品活菌率的術語和定義、益生菌活率分級指標、檢驗方法和標籤的要求等做出了明確規定。標準的&&,不僅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清晰、直觀的參考依據,同時也有助約束上游生産企業的生産行為,破除一味“卷菌株添加量”的惡性循環,助力産業規範發展。值得期待,在未來此團體標準能夠進一步升級成行業標準,進一步規範市場。
《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範團體標準》(T/CNHFA 006-2022)
對於高速發展的中國益生菌産業而言,要想真正良性發展,不僅需要企業自身創新突破,以差異化、高端化佔領益生菌産業發展高地,更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監管機構以及行業組織等的監督管理與引導規範。只有上下形成一股合力,才能還産業一個澄凈的未來,讓更多企業在公平公正的競爭中帶領産業實現更高的發展目標,推動中國益生菌産業高質量發展,惠及億萬中國消費者。
供稿單位: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腸道微生態與製品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