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的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迪顧問”)召開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系列研究成果發布會,會議內容立足當下經濟發展的“形”與“勢”,全面剖析三種“經濟”發展現狀。報告內容主要如下:
一、首發經濟:以“首”解鎖消費新動能
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産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涵蓋了企業從産品或服務的首次發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開設門店、首次設立研發中心,再到設立企業總部的鏈式發展全過程。當前,國內首發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生力軍,尤其頭部城市正以“首”促“新”,加快激發消費新動能。從2024年新增首店來看,上海和北京分別新增1269家和960家,其中上海自2021年以來已累計引進首店超4000家,北京則通過三里屯太古裏、國貿商城等12個全球首發中心強化首店集聚效應,深挖消費升級潛力。隨着首發經濟的內涵與外延不端拓展,其已不僅局限於終端産品與服務的“消費型首發經濟”,也覆蓋了産業鏈各環節、産品各個階段的“生産型首發經濟”。未來,兩類首發經濟將通過“研發-發布-推廣-銷售”的鏈式發展模式進行更層次融合,持續推動消費市場提質擴容、加速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首發經濟包含三個關鍵詞,即:
關鍵詞1:年輕群體
1995年-2009年之間出生的群體,被稱為“互聯網原住民”。目前,這個群體約2.6億,約佔總人口的20%,並已接連引領了多個消費熱潮,如2019年的盲盒經濟、2020年的地攤經濟、2021年的國潮經濟、2022年的寵物經濟、2023年的演唱會經濟、2024年的穀子經濟等。這個群體對科技接受度高,對首店、首展、首發等資訊敏感,並已形成了電競、潮玩、二次元等多樣化的亞文化圈層,有助於從需求側推動首發經濟持續創新發展。未來,隨着該群體消費能力持續提升,人口紅利將進一步被激活,為首發經濟加速蓬勃發展提供核心驅動力。
關鍵詞2:場景驅動
提供獨特的消費體驗和情緒價值是首發經濟重要的創新特徵,諸多品牌正通過跨行業、多元化的聯動與合作,構建創新性消費場景,形成資源聚合、價值共創的新興消費生態。例如在製造業與服務業領域,部分家電企業聯動裝修公司、雲服務商構建全屋智能生態鏈,首發推出智能家居系統,通過營造溫馨家庭場景吸引更多消費者;文化領域中“文化+科技”的首發新業態,將傳統文化與數字技術、智能穿戴設備、人形機器人等技術融合創新,誕生了如沉浸式展演空間等多種文化場景。
關鍵詞3:鏈式發展
首發經濟的鏈式發展以“研發-發布-推廣-銷售”為核心脈絡,實現資源整合與産業聯動,推動産業鏈上下游形成協同效應,並持續放大産業鏈的帶動作用。在研發環節,通過消費大數據反向優化技術路線,縮短實驗室成果到市場原型的轉化周期;在發布環節,依託首展、首秀等場景構建“産品劇場”,以沉浸式體驗觸發市場聲量;在推廣環節,借力社交媒體裂變和圈層KOL滲透,實現精準流量轉化;在銷售環節,打通線上虛擬店與線下首店,構建全域消費觸點。鏈式發展模式不僅能刺激消費加速升級,更通過“創新-驗證-優化”的循環機制重構供需關係,推動企業從“被動滿足需求”向“主動創造需求”轉變,有助於加快釋放國內消費潛力。
二、冰雪經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新疆、內蒙古、東北三省等地區大力發展寒地冰雪經濟”,“冰雪經濟”應運而生。冰雪經濟一般是指圍繞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發展所形成的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其不僅涵蓋了冬季體育賽事、群眾性冰雪運動和設備製造等産業,還涉及與其相關的旅游、文化、零售、健康、環保等多個領域的間接經濟影響。2024年,中國冰雪經濟總規模為0.98萬億元,同比增長8.0%。預計“十五五”時期,中國冰雪運動群體將進一步從“大眾”擴展至“全民”,冰雪消費成為年輕人和家庭群體的重要休閒娛樂方式,推動冰雪經濟進一步加速壯大。到2030年,中國冰雪經濟總規模有望達到1.54萬億元,六年平均增長率為7.82%,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之一。冰雪經濟包含三個關鍵詞,即:
關鍵詞1:後冬奧時代
“後冬奧時代”是指2022年北京冬奧會結束後中國冰雪經濟的發展階段。北京冬奧會為中國冰雪經濟帶來了里程碑式的深遠影響,其不僅通過大賽效應大幅提升了冰雪運動的全民參與度,還極大推動了冰雪基礎設施建設,並加速完善了冰雪經濟産業鏈條。後冬奧時代的冰雪經濟發展重點,在於如何延續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公眾關注和參與熱情,通過用好奧運遺産,強化冬奧品牌建設、提升市場化運營水平,提升全産業鏈效能。預計“十五五”時期,以北京冬奧會為延伸支點,中國冰雪經濟將持續加速發展,並帶動體育産業增加值提升2-3個百分點,為中國體育産業注入新活力。
關鍵詞2:冰雪科技
冰雪科技是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涵蓋了智能裝備、VR/AR、AI、大數據等技術在冰雪産業中的應用。例如,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5G網絡、VR體驗和AI評分系統的應用,極大提升了賽事的科技含量和觀眾互動性。預計到2025年,中國冰雪産業的智能化裝備市場規模增長有望突破15%,其産品涵蓋智能滑雪板、雪道監測設備等領域,為訓練和賽事提供數據支持。未來,隨着數字技術的持續普及應用,冰雪科技將進一步提升賽事管理效率與精準度,同時為普通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冰雪體驗,加速推動中國冰雪經濟轉型升級。
關鍵詞3:冰雪消費
冰雪消費是冰雪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消費者在冰雪産業相關活動中所進行的消費行為,不僅包括運動裝備、運動場地、景區門票等直接消費,還涉及與冰雪相關的文化、零售、餐飲等間接消費。近年來,得益於消費者對休閒娛樂和健康生活方式需求的持續增長,冰雪消費蓬勃興起,冰雪節、冰釣、保暖服飾、冰雪美食等為冰雪愛好者提供了全方位的選擇。未來,隨着冰雪産業鏈的不斷完善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冰雪消費將迎來新的增長高峰。預計“十五五”時期,中國冰雪消費規模年均增長率將超過8%,有望成為內需增長新動力。
三、銀發經濟:“夕陽紅”中的未來經濟新藍海
銀發經濟是指向老年人提供産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涵蓋了醫護、文旅、教育、金融等領域涉及老年人的各類産品、服務等消費內容。銀發經濟的核心在於以滿足老年人群體的多元化需求為目標,通過合理配置各類資源,推動相關産業發展。2024年,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達到8.3萬億元,約佔全國GDP比重的6%。當前,銀發經濟發展面臨着多方面機遇,一是政策支持助推銀發經濟發展壯大,二是老齡化程度加劇帶來了巨大市場需求與商業機會,三是跨界融合為銀發經濟持續注入發展活力。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銀發經濟也面臨着政策制度體系尚不完善、前沿産品創新能力不足、市場仍存供給缺口、消費潛力難以有效釋放等問題。綜合來看,銀發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且機遇大於挑戰。預計到2030年,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經濟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銀發經濟包含三個關鍵詞,即:
關鍵詞1:跨界融合
産業間跨界融合、協同發展已成為主要趨勢。當前,“醫、養、康、文、旅、金”等相關産業通過業態創新打破傳統邊界,催生出如“醫療+地産”“非遺+康旅”“AI+養老”等全新業態,成為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2024年,中國銀發經濟跨界融合相關業態市場規模已突破3.2萬億元,約佔銀發經濟總量的38.6%。未來,隨着産業間跨界融合模式逐步成熟、業態不斷拓展,相關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預計2030年,中國銀發經濟跨界融合相關業態市場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驅動老齡化社會從“被動應對”向“主動創造經濟價值”轉型。
關鍵詞2:錯位發展
中國銀發經濟正逐步形成“梯度適配、錯位協同”的空間發展格局。在老齡化率高、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智慧康養、高端醫療地産等高附加值業態是發展重點,如上海高端康養社區入住率已超90%,服務水平與産業價值持續提升。而以三四線城市為主的下沉市場,則依託生態與文化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模式,如貴陽推出“爽爽貴陽”城市品牌,積極發展特色休閒度假康養旅游産業。未來,在增發銀發旅游列車等舉措的帶動下,各地銀發經濟相關産業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拓展,銀發經濟有望從“發達地區引領”向“全國協同發力”加速轉變。
關鍵詞3:消費升級
中國銀發經濟市場正加速從“生存保障型”向“品質發展型”躍遷。近年來,老年人的品質型消費持續呈現規模擴大化、需求品質化、種類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有力拉動銀發經濟生活享樂等新興領域市場規模快速擴容。2024年,中國銀發經濟生活享樂領域市場規模已達到2.0萬億元,同比增長14.3%,發展勢頭迅猛。未來,隨着活躍老人(身體機能良好、積蓄充足、消費觀念積極的老年人群體)數量的持續增長,高端型、品質型産品及服務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市場結構或將重塑,有力推動銀發經濟市場消費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