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節是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後首個以世界非遺身份慶祝的節日。當“中國時間”成為“世界時刻”,各行各業中,中國品牌也正乘勢而起,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中國道路,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
作為近年來餐飲行業的佼佼者之一,從2012年品牌首店誕生到如今全國擁有8000多家加盟店,從地方品牌成為享譽全國的“新中式國民漢堡”品牌,塔斯汀用13年的時間在國際餐飲品牌為主導的漢堡品類中開創出“中國漢堡”,讓中國品牌被世界看見。
春節期間,塔斯汀還攜手新華網及小米、紅旗、安踏等國民品牌,以漢堡的“中國模式”,讓世界共享“中國味道”。
從創新到引領,堡胚裏的中國味道
2024年底,兩份行業報告在國內西式快餐行業引起不小的震動。一份是由新華網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塔斯汀聯合編寫的《2024中式漢堡品類發展報告》;另一份是新華網和艾瑞諮詢、塔斯汀共同發布的《2024中國漢堡行業白皮書》。兩份報告,均對塔斯汀在中式漢堡賽道中的行業地位給予充分肯定。這些成就不僅見證了塔斯汀的品牌成長,也讓其榮獲“手搟現烤中國漢堡開創者”認證,凸顯了其在推動中國漢堡品類發展中的重要貢獻和行業內的標杆地位。
回顧中式漢堡“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塔斯汀扮演了“開創者”的角色。早在2018年,塔斯汀就開創性地推出了中式堡胚,以筋道的口感,濃郁的麥香成功出圈,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心頭好”。有別於西式漢堡中的麵包,塔斯汀堡胚繼承了中國傳統麵食的製作工藝,始終堅持手搟現烤。
在塔斯汀的每一家門店,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店員們把經過低溫發酵的麵糰逐一搟成薄餅,均勻地撒上芝麻,送入烤爐。高溫烘烤下,麵糰受熱膨脹,變得蓬鬆而有韌勁。出爐的那一刻,堡胚的香混合着芝麻香撲面而來。
塔斯汀順勢推出中國漢堡系列産品,實現堡胚、餡料、配菜、風味的全面中式化,成功開創出中式漢堡品類,讓西式漢堡烙上中國印。塔斯汀大膽創新,將北京烤鴨、麻婆豆腐等中國風味融入漢堡之中,讓消費者充分感受熟悉的中國味。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2024年期間,塔斯汀推出中國漢堡産品32款,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如今,在漢堡這個競爭最激烈的賽道,塔斯汀已然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名字。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塔斯汀全國簽約加盟店數已達8000多家,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線上會員註冊數達1.9億人。自2012年品牌初創至今,塔斯汀歷經十余載,躍升為手搟現烤漢堡品類門店數領先的國民品牌。
在塔斯汀的帶動下,中式漢堡市場發展迅速。根據《2024中國漢堡行業白皮書》的分析,中國漢堡市場正以年複合增長率64%的強勁態勢持續擴張,預計從2022年的60億增長至2027年的704億,成為推動西式快餐行業增長的關鍵力量。在消費者對西式快餐創新需求不斷提升、資本持續注入以及政策利好驅動下,中國漢堡正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吸引力和發展潛力,成為西式快餐行業中最具活力的品類之一。
鏈結中國文化,新中式品牌的時代浪尖
從西式漢堡到中式堡胚,從西方舶來品到更適合中國胃的中國堡,這背後既有新中式流行下時代浪潮的托舉,也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努力與創新。不耽於模仿,從中國傳統資源中尋求突破是近年來國民品牌們集體突圍的秘訣。
從産品心智的建立到“新中式國民漢堡”品牌內核的傳承,塔斯汀始終堅持做好消費者與傳統文化的鏈結者,通過多元化、情感化、年輕化的品牌敘事,觸達這些認可、喜愛傳統文化的消費者心智。
當第一隻塔獅躍然紙上,一場關於中國文化的探索就已經在塔斯汀品牌內部展開。塔斯汀品牌IP“塔獅”設計靈感來源於歷經千年傳承的嶺南醒獅文化,寓意祥瑞、平安、勇敢和力量。塔斯汀的門店設計中,很容易能找到祥雲、窗格、山水畫、書法等中國符號。配色上更顯中國范。中國紅、古典黃、青花藍……每一種顏色幾乎都能在中國古代建築或服飾中找到。而融入龍鳳紋、竹節紋等中式圖案的産品包裝,在彰顯中式美學的同時,也在滿足着Z世代消費者關於中國品牌的現代想象。
關於什麼是中國特色、中國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但對塔斯汀來説,“中國味”的內在本質一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而塔斯汀關於傳統文化韻味的現代表達,正在年輕消費者中引發共鳴。
蛇年春節期間,有年輕人挑戰用6個塔斯汀中國漢堡做出了四菜一湯,用地道的中國味道裝點年夜飯的餐桌,上了微博全國熱搜,讓網友直呼“想不到”。在網友發起的給老外做一張中國菜推薦清單的話題裏,塔斯汀中國漢堡赫然在榜,成為向外國人展示中國味的代表性食物之一。
而在年輕消費者出沒的小紅書、微博等社交&&,輸入“中國漢堡”這四個字,出現在首頁的,一定有塔斯汀的名字。目前,塔斯汀的小紅書賬號的粉絲數已達30多萬,獲讚與收藏超90萬。而在抖音&&,塔斯汀的粉絲數已超千萬,話題播放量則高達45億次。
近年來,隨着國民歷史自信、文化自信的不斷提升,從中國文化中生長起來的中國品牌們正逐漸成為新的文化名片。在這一背景下,塔斯汀已然站上時代的“浪尖”。未來塔斯汀中國漢堡或許也將成為新的文化符號,向世界展示中國味道的獨特和包容。
公益彰顯溫度,履行國民漢堡的企業責任
當前,企業的社會責任(CSR)已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慈善捐贈,它關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福祉的深度融合。《2024中式漢堡品類發展報告》指出,塔斯汀作為一家重視傳統文化的企業,深知文化是品牌的靈魂,企業社會責任是行動的羅盤。其更為宏大的願景,是擔當起中國品牌的社會責任,將公益播撒至更廣闊的人群與地域。
在“做好中國漢堡、傳遞中國溫度、弘揚中國文化”的企業使命驅動下,塔斯汀穩步邁向“最具影響力的民族文化餐飲品牌”的目標,通過公益活動搭建起中國漢堡與中國鄉村之間的橋梁,探索出了一條企業與鄉村共同發展的新路徑。
從啟動幫助孤獨症兒童的“關愛中國寶貝”計劃開始,塔斯汀公益便一直在路上。2024年,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號召,塔斯汀啟動「鄉見」系列CSR公益活動,讓鄉村被看見。「鄉見」首站,塔斯汀來到了湖北康家村,用愛心路燈為村民照亮回家的路。在江西廬山通書院村,塔斯汀設立了“塔斯汀愛心圖書室”,用書籍為鄉村教育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窗”。近期,塔斯汀還發起“青出於‘籃’,‘塔’夢當燃”塔斯汀鄉村籃球公益項目,捐建愛心操場,為鄉村青少年體育的多元發展提供助力。
公益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事,而是很多人,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塔斯汀各區域加盟商們多年以來也自發組織助學、助困、救災公益行動,共同將中國漢堡的溫度與溫情,源源不斷地傳遞給社會。
「鄉見」項目在設計之初,塔斯汀便深入調研了鄉村的實際需求,確保每一項公益行動都能精準對接鄉村的痛點與難點。塔斯汀以其獨特的公益創新路徑和深度社會價值,展示了一個國民品牌如何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與鄉村發展的深度融合。
從品牌創立至今,塔斯汀不斷升級“手搟現烤中國漢堡開創者”的格局與深度,從文化的表層敘述到精神內核的民族信念傳導,始終不變的是,為消費者提供平價、優質、新中式國民漢堡的信心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