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 這場活動讓我們看到特食責任之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15 16:21:44
來源:新華網

深化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 這場活動讓我們看到特食責任之光

字體:

11月7日,由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指導,中國市場監管報社、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主辦,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承辦的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大家談活動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包保幹部、食品安全總監及食品安全員、監管人員、業界專家、媒體、消費者代表生動有料的經驗分享,讓大家深切感受到深化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各領域各部門協同配合、同心同向的共治合力。

以責任為導向 煥發屬地“戰鬥力”

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司長周石平&&,特殊食品事關特定人群的身體健康和營養需要,對安全的要求更高,對監管的要求更嚴。各地要錨定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見效的目標任務,研究採取有力有效措施、聚合各方力量,推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監管部門和特殊食品生産經營主體三方貫通協同、責任一體落實,努力在人員和制度機制實施到位、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風險隱患精準防範、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等方面見成效。行業協會、科研院所、技術機構、新聞媒體等社會各方力量也要強化交流合作,持續推動特殊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和消費環境改善,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特殊食品安全共創共享格局。

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是通過實施分層分級、層級對應的包保制度,將“黨政同責”“地方負總責”的要求分解落實到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身上。自“兩個責任”工作開展以來,“高度重視”“高位推動”“高效落實”已然是各級黨委、政府及各級食品安全辦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的真實寫照。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心宇&&,該市圍繞“兩個責任”落實見效抓深抓實、抓出成效,將此項工作納入市政府年度食品安全評議考核,實施“延鏈補鏈強鏈行動”,一體推進包保工作落實。目前,該市特殊食品包保覆蓋率、督導完成率、問題整改率基本實現100%;經營主體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配備率均達到100%。

推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監管部門和特殊食品經營主體三方貫通協同、責任一體落實,是各地強化責任落實的普遍共識。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寧雲飛&&,該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相關責任的通知》,齊頭並進推動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等走深走實,指導督促全區19家特殊食品生産企業、125家銷售特殊食品的大中型企業及連鎖企業總部,配齊配強144名食品安全總監和254名食品安全員。

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特殊食品處處長邱朝暉&&,該局堅持當好政策法規宣傳員、風險隱患排查引導員、“一企一策”服務員、企業依法依規生産監督員“四員”,深化推動責任落實。包括及時組織開展政策宣貫,每季度舉辦一次嬰幼兒配方乳粉風險防控聯盟“大講堂”,每月組織三名食品安全總監風險防控線上交流會等;探索各市局互評、省內企業互助、五省專家互查等“體系檢查”新模式,一對一指導企業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風險管控清單,並建立“錯題本”對照整改等。

陜西省市場監管局特殊食品處處長向軍介紹,該局堅持點上開花、線上結果、面上收穫,抓深抓實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取得積極成效。早在2022年10月底,陜西省81家特殊食品生産企業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到崗履職率就已達到100%,64名市級領導幹部包保覆蓋率100%。同時,該局還依託“陜食安”&&組織構建了特殊食品生産企業落實“兩個責任”電子化系統,積極指導企業實行電子化錄入追溯信息。

“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得到普遍重視,包保幹部、監管人員、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責任明顯增強了。”河北省張家口市市場監管局特殊食品監管科科長王磊介紹,當地市委書記、市長、常務副市長加大對特殊食品生産企業包保力度,在工作中先後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議20余條,並為多家企業解決草場徵用、人員招聘等困難;市場監管部門先後對79家特殊食品生産經營企業開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集中培訓3次、上門指導培訓130余家次;指導相關企業先後投入2000余萬元用於風險管控“軟硬體”建設,有力提升了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

吉林省吉林市市場監管局特殊食品處處長邵東新介紹,為推動責任落實見實見效,吉林市設立了責任落實和産業發展雙見效的目標。在包保方面,全市特殊食品生産經營主體由178名包保幹部負責,實現了包保覆蓋率100%;在助企發展方面,蛟河地區引導破壁靈芝孢子粉生産企業探索産品從原料種植、生産、檢驗到終端銷售食品安全的可追溯,做到産品“易碼追溯”。

“‘安全’‘責任’‘消費者’是參會代表發言的高頻詞,這意味着大家在工作中始終把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放在首位,值得肯定。”在活動設置的專家點評環節,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胡穎廉指出,“兩個責任”相關機制的&&是“中國式”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的又一有益探索,牢牢把責任和壓力傳導到監管末端和企業終端,確保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能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責。而在推進落實進程中,值得關注的是如何統籌處理好發展和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之間為融合而非割裂的關係。相信通過食品安全防線各環節的“內外兼修”、雙向發力,必將為新發展階段食品安全提供更深層次的保障。

錨定主體責任 讓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力

“把誠信經營放在首位,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已成為特殊食品生産經營主體的行動自覺。

繼今年7月,中國市場監管報社“特食界”工作室在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大家談南片區活動期間發起成立全國特殊食品安全總監聯盟、28家特殊食品生産企業加入後,北片區活動中,伊利、蒙牛、美讚臣、君樂寶、完達山等30家企業也宣布加入聯盟陣營,並亮出“我們要誠信為本,堅守底線;規範生産,嚴格管理;質量至上,創新發展;嚴管嚴控,防範風險;履職盡責,共護食安”的承諾。目前,聯盟企業已增至58家。

承諾亮出來,責任扛起來。特殊食品生産企業在實幹擔當中扛責任、抓落實,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內蒙古金澤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孫大威介紹,“伊利即品質”是伊利的企業信條。為加大主體責任落實力度,共築乳業高質量發展新風向,伊利準確把握落實主體責任的主要內容和規範要求,重點抓住企業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三類人這一關鍵少數,持續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三件事,切實實現對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精準防控。同時,在建立“質量標準三條線”的基礎上,全面梳理風險清單,及時對風險隱患進行有效管控和消除,做到人人都是責任守護者。

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副總經理陳歷俊介紹,為持續提升食品安全管控水平,該公司組織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把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要求融入現有管理制度、嵌入日常管理中,執行一把手負責制,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工作要求,深化推進主體責任落實落細。目前已配備食品安全總監23名、食品安全員165名。此外,該公司還積極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合規知識每週一講”等系列培訓,定期依託“三元智庫”組織考試,增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責任意識。

“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推動下公司內部管理更加規範,風險防控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無限極(營口)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總監鄭維東&&,該公司結合實際嚴格落實市場監管總局60號令,並逐步實現與公司現有制度有機融合,建立完善從“田間”到“舌尖”全鏈條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制定企業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三類“關鍵人”崗位職責,明確“誰來做、做什麼、怎麼做”,實現責任到人;建立風險管控清單及公開承諾制度、內部吹哨人制度,凝聚力量提升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作為一線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飛鶴(龍江)乳品有限公司質量安全員崔玲對責任落實工作深有感觸。“深化主體責任落實、夯實食品安全保障基礎對企業和從業人員都意義非凡。聚焦‘最小工作單元’,細化‘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職責,讓日常工作開展更為便利、順暢。新機制的落實也增加了更多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的機會,比如建立食品安全題庫積極組織學習考試,依託‘特殊食品抽查考核系統’定期開展培訓考核,極大提升了一線人員風險自查能力和職業專業度。”崔玲説。

安全的食品是“産”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須雙管齊下、産管並舉。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軍在點評環節指出,落實主體責任制度於法有據,能夠體現主觀能動性與管理科層制結構的統一性,推動經營主體與社會經濟網絡的協調統一。廣大企業抓住三類人、落實三件事、建立三本賬、完善三制度、細化三流程、促進三融合,組織有序、亮點紛呈,有理論依據和實踐探索,説明我們抓企業的主體責任抓對了、抓到了點子上。要高度關注食品産業鏈和供應鏈衍生的風險複雜性,一方面站在總體國家安全觀角度,強化全方位風險防控,另一方面立足高質量發展,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你我齊推共舉 點亮責任之光

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地落實,寄託在每一個辛勤有力的肩膀上。各級食安辦、市場監管部門、經營主體拉滿弓、繃緊弦在責任落實上頻出“典範”。行業協會、新聞媒體等相互協同、形成合力,共築良好共治氛圍。

中國市場監管報社社長張霞&&,特殊食品安全責任鏈條體系龐大,涉及面廣,保障並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整體水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為推動“兩個責任”工作走深走實,報社在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指導下,積極發揮媒體的橋梁&&作用,不斷強化特殊食品安全宣傳,取得一定實效。着力打造特殊食品領域垂直新媒體&&“特食界”微信公眾號,並開發推出搭載在公眾號上的“特殊食品生産經營者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抽查考核小程序”;適時組織以社會共治等為主題的宣傳交流活動,比如組織“保健食品大家談”科普宣傳作品徵集活動,網絡公開投票系統訪問量超4000萬,總票數達1507萬;組織舉辦主題為“特別守護 特別安全”的全國特殊食品普法知識競賽活動,上線兩周總關注量已達到655萬人次。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超&&,市場監管總局&&60號令就進一步壓緊壓實企業主體責任作出明確要求,為企業強化主體責任落實指明了方向,厘清了路徑。據介紹,為深化責任落實,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連續舉辦多期食品安全生産規範體系內審員培訓班,有力有效賦能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培訓學員達500餘人次。同時,協會還組織70多家企業共同發出“提升乳品質量 企業公開承諾”倡議,組織開展嬰配標籤標識規範行動,引導企業自律,規範行業發展。

中國保健協會理事長汪建榮&&,夯實責任基礎、構建責任體系,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很及時、很必要。中國保健協會致力於加強包括保健食品生産企業在內的行業自律。目前,組織成立了行業自律和道德委員會,並制定行業自律和道德公約以及道德建設先進企業標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公約,對照標準創先爭優。同時,推動成立中國保健法治研究與諮詢中心、保健産業大數據中心,更好地服務解決保健産業法治和信息“短板弱項”問題。

新華網記者王忻從媒體角度介紹了新華網發揮共治力量推動責任落實的經驗。她&&,保障特殊食品安全是一項長期、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媒體不僅僅是信息的傳播者、輿論的引導者,更是食品安全的守護者。媒體不僅要做好科普宣傳、輿論監督和産業報道,還要積極傳遞正能量。新華網聯合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中國保健協會、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發起中國保健食品行業“正能量行動”,助推行業良性發展。

“進口並不一定優質,而要根據寶寶實際的身體發育情況選購安全可靠的産品。”消費者代表何佳鑫分享了自己選購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特殊食品的經驗。她&&,隨着大家對健康和營養關注程度不斷加深,特殊食品市場也在不斷發展壯大。相信在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下,特殊食品市場環境將會越來越規範,産品也會越來越安全。期待更多優質産品涌現,滿足消費者更加多樣化的需求。

“行業協會成立自律聯盟、新聞媒體開展科普宣傳、消費者參與社會監督,都對提升特殊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落實特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意義重大。”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鵬在點評環節強調,要落實屬地管理和經營主體的剛性責任,更要強化社會共治的柔性責任,用“兩剛一柔”構成提升特殊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鐵三角”。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