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告顯示,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産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阿寬食品;證券代碼:874639)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並於2024年11月1日掛牌。
這也意味着,這家公司幾經波折的上市之路,以“退居”門檻相對較低的新三板暫時告終。
早在2020年,名字還叫做“四川白家食品”的這家公司就同廣發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9月28日在四川證監局備案,擬在創業板掛牌上市。2021年1月,公司正式變更為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産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2月,阿寬食品披露了招股書,計劃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但在2023年12月,這家公司撤回了上市申請,並&&公司基於目前資本市場環境及政策導向,結合戰略規劃發展審慎考慮,決定調整上市相關工作計劃。
阿寬食品最早成立於2001年,以生産方便粉絲起家,産品矩陣包括酸辣粉、紅油麵皮、自熱火鍋等等。事實上,它是中國方便速食市場上的“隱形冠軍”——它不僅有“阿寬”和“白家陳記”兩大品牌,還是包括麻六記、李子柒、百草味、三隻松鼠、來伊份等一眾品牌相關産品背後的代工方。
阿寬食品的高光時刻始於疫情期間的2020年,當時在“宅經濟”的猛烈推動下,年營收突破了10億元大關,達到11.10億元,同比大增75.89%,同期歸母凈利潤達7626.49萬元,同比暴增222.49%。
也正是在2020年,這家公司開始衝擊資本市場,並在當年2月和6月完成總額3億元左右的2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同創偉業、前海股權投資基金、常州彬復現代服務業基金、高瓴創投、茅&建信基金、壹參資本、彬復基金等等。
但始於疫情囤貨邏輯的風口沒能持續太久。根據其披露的財務數據,2021年-2023年,阿寬食品的營收分別為12.14億元、12.46億元、13.03億元,增速分別為9.40%、2.64%、4.54%,“暴漲”的行情不再。
同期,歸屬於申請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896.69萬元、6881.82萬元、5037.22萬元,增速分別為-22.68%、16.71%、-26.80%,也就是説盈利水平處在大幅波動之中。
實際上,阿寬食品為一眾網紅品牌代工,雖然擴大了業務,但因為代工模式的利潤空間並不高,也對其自身的盈利水平産生了影響。
財務數據顯示,阿寬食品2023年的毛利率為26.88%,同比2022年的27.66%下滑了0.78個百分點。作為對比的是,阿寬食品2022年、2023年的毛利率水平,顯然也要比康師傅、統一中國這類具有相當品牌效應的巨頭公司要低——後兩者的毛利率在2022年分別為29.09%和28.98%,2023年則都超過了30%。
阿寬食品在業績上難有持續突破,一方面原因在於方便速食的風口不再,另一方面則是這個行業已經陷入紅海競爭。
以阿寬食品涉足的自熱火鍋為例,快消品線下零售監測機構馬上贏做出的統計顯示,2022年一季度時自熱火鍋尚且能在方便速食類目下佔據1.84%的市場份額,但到了2024年一季度,其份額卻縮減了幾乎一半,僅剩下不到1%。
酸辣粉的境況也不好過。馬上贏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3季度,酸辣粉的市場份額為1.13%,同比2023年第3季度的1.18%下滑4.25%。
而在這個已經式微的市場,還要有數量規模眾多的大小品牌甚至白牌共同參與競爭,在消費低增長的大環境下,這類産品也容易陷入低價競爭。馬上贏數據顯示,酸辣粉類目內的CR5(市場份額排名前5)集團的市場份額總和僅有51.30%,品牌整體集中度處在較低水平。(記者 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