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旋風中的娃哈哈:員工稱業務導向氛圍濃厚 組織結構確有調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7 14:06:41
來源:新華網

探訪旋風中的娃哈哈:員工稱業務導向氛圍濃厚 組織結構確有調整

字體:

  新華網北京9月7日電(記者 郭良)近日,記者走進了近期話題不斷的娃哈哈。雖仲秋已至,杭州的暑氣卻依然蒸騰,飲料銷售也正處旺季。記者來到了娃哈哈一個生産基地,大型運輸車輛進進出出,一箱箱飲品被送往銷售終端,純凈水、茶飲品是産線上的主角。熱火朝天的超級産能背後是幾個月來一直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宗馥莉,以及處於變革旋風中的娃哈哈。

  經歷“接班風波”“固本清源”“革新變法”等眾多外界輿論風風雨雨後的娃哈哈,企業內部如今究竟怎麼樣?新老員工感受如何?記者為此走訪了娃哈哈,一探究竟。

 企業文化升級,是求變破局還是不近人情?

  成立於1987年的娃哈哈,至今將近不惑,此前常為外界議論的便是“傳統”“老了”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與創始人一同“老去”的還有公司的價值體系,和眾多一起見證過企業輝煌的員工。對於娃哈哈,是應該循規蹈矩還是革新求變的討論一直存在。

  據了解,娃哈哈內部組織結構確實有一些調整,企業文化也正在進行“升級”,將此前更講人情的“家文化”升級為更講業績的實幹文化。對此,不同年齡、不同崗位的員工體感溫度不一。

  有人&&擔憂。記者&&到了一位已經離職的前員工,該員工認為公司是存在故步自封導致的僵化,但也對娃哈哈近期的變化&&擔憂,稱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如果不是能帶來好幾倍的效益發展,很多事情也不必變化,貿然變動會引發很多人不滿,照原來的樣子不一定好,但總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有人&&理解。據曾在企業供應鏈部門呆過的周強&&,自己是90年代末的大學生,當時畢業就來到了娃哈哈,因為大學生身份,在公司的起點很高,確實感覺到了“讀書改變命運”,那時候加入娃哈哈就好像前些年進入大廠的互聯網精英。但人不能一直躺在“功勞簿”上,對於企業文化升級,他説這麼多年公司從先進到運行緩慢,其實自己一直看在眼裏,也很希望公司好,“確實也看到了一些當時差不多時期進公司的,10年前怎麼幹,現在還怎麼幹,如此以往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有人舉雙手贊成。徐楠是2021年新進員工,也是營銷線的業務骨幹,對企業文化升級&&了支持。“畢業後我在上海乙方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初來的時候娃哈哈的氛圍讓自己適應了好一段時間,現在公司更鼓勵大家去爭取,靠自己的能力獲得認可。對我這樣的年輕人來説,相當於有更多的機會,還是很受鼓舞的。”

  作為95後,陳彥君直言不諱,她認為此前娃哈哈遵循“家文化”,員工們在“家文化”中其樂融融,沒有太大的業績壓力,沒有被裁員的擔憂,但也會變成吃大鍋飯,“變革後如果真的能讓大家可以平等地按業績來説話,那再好不過了!”

  一位在職高管私下向記者透露,“每一時期企業都有每一時期的思想烙印,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他認為,其實公司也能理解一些老員工面對變革時的不適應。不過守成與創新該如何平衡或取捨,歷來眾口難調,一個大企業想要實現突破,只能動真格。

  重分奶酪蛋糕,是蕭規曹隨還是優勝劣汰?

  近期,網傳消息稱有娃哈哈前員工正在就“個人收入、待遇”等問題進行訴訟,稱員工在娃哈哈集團享有的“乾股分紅”待遇被徹底取消,引發職工不滿。相較於企業外部的“風暴不斷”,娃哈哈內部反而顯得有些平靜。

  記者&&到一位娃哈哈技術崗位的高層員工,該員工&&,目前涉及到轉簽合同的員工應該是“極少部分”。“崗位調動平時也在發生,是以業務為導向的調整,利於實際工作開展,屬於公司運行中的正常操作。”這位員工也&&,目前為止自己的收入沒有降低,近期公司內部會議上也得到公司高層的表態,“分紅會照常發”。

  作為市場區域經理,郭曉亮&&感覺到了銷售隊伍的全新面貌,之前其實終端經銷商常常會抱怨找不到我們的銷售人員,現在客戶接受和認可度越來越高,客戶對我們也越來越信賴,銷售人員工作的榮譽感越來越強。“最主要的還是根據業績發錢了。哈哈!”

  此外,記者獨家了解到,娃哈哈對銷售人員和生産一線的員工進行獎勵,他們的收入得到了兩位數的增長。據娃哈哈家園公眾號一篇報道顯示,生産基地車間工段長劉戀在生産一線工作已經10多年了……説起近期的生産情況,劉戀滿臉喜悅,公司之前説完成任務當月給我們每人發放額外的生産發貨突破獎勵800元,大家幹勁很足,結果8月份我們超額完成了任務,公司每人給我們獎勵了1000元。”

  據娃哈哈官網信息顯示,娃哈哈目前正重塑線下渠道,搶佔渠道終端,大力投放終端冰櫃。今年,娃哈哈全力增加冰櫃的投放,意圖重構線下銷售渠道。從3月開始,娃哈哈開始加大線下冰櫃的投放力度。有經銷商也證實了這一消息,&&目前娃哈哈正積極向線下終端投放冰櫃,附近每個縣城都投放了數十台。據了解,部分是智能冰櫃,有助於品牌商品數量的動態監控。(應受訪人士要求,文中人名皆為化名)

  採訪手記:二次創業免不了真刀真槍“動真格”

  巨輪涉淺灘。在外界看來,二代企業家接班實際上並不僅僅只是股權上的變更,更是一家企業內在靈魂的重塑。也就是説,宗馥莉面對的不僅僅是接班,而是無異於“再造”一個“新的娃哈哈”。

  實際上,不僅僅是宗氏父女,這也是許多一二代企業家們在企業交接時會出現的問題。中國眾多家族企業行至此刻,都面臨“和風細雨的蕭規曹隨還是真刀真槍動真格”的十字路口。

  在父輩創下的基業之上,如何注入新活力,這是一道複雜的方程式。宗馥莉的風格以大膽決策、黑白分明、前瞻性的市場洞察力為外界所知,在企業內部推動一系列改革措施,從産品線的更新到品牌年輕化的戰略轉型,每一步都有不少的阻力,僅僅和風細雨、敲鑼打鼓恐怕是破不了這些阻力的。

  此前公眾話語更多地會關注這些二代們如何平衡這種新與舊的局面,但世上安得雙全法?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如何“平衡”,企業想要革新求變就勢必會引起爭議。既然無法雙全,就得取捨,也正是這種敢於變革的銳氣,方可能在現實中蕩出一條康莊大道來。

【糾錯】 【責任編輯: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