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食玉米跑出新賽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28 11:35:43
來源:經濟日報

鮮食玉米跑出新賽道

字體: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三屆長春農博會上,200餘款吉林鮮食玉米産品吸引參觀者的關注。在玉米價格大幅下跌的形勢下,吉林省鮮食玉米産業逆勢上揚。目前,吉林全省鮮食玉米企業147家,訂單(基地)面積54.7萬畝,年産能24億穗,産值超40億元,每穗玉米平均價格相比2018年增長60%左右,農戶每公頃種植效益增加3000元,已經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朝陽産業。

  吉林省敦化市山河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淇告訴記者,三道河子村是當地遠近聞名的養牛大村、富裕村,近年來一直在培育帶動性強的産業,提高農産品附加值。2020年她回村成立公司,以鮮食玉米為抓手,發展鮮食玉米産業,玉米秸稈可以作為青貯飼料。她創建了132公頃鮮食玉米種植基地和6500平方米的鮮食玉米加工廠,構建了集鮮食玉米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經營模式,打造公司自有品牌。經過幾年發展,2023年營業額已突破1000萬元,整體略有盈利。隨着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鮮食玉米種植不僅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支點,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公司與當地6家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涵蓋鮮食玉米種植以及黃牛、湖羊、蛋雞養殖等,形成了新型的鄉村産業聯盟,每年能帶動150名村民就業,近300畝土地收益得到大幅提高。丁淇説,未來將借助吉林省着力打造糧食品牌的大勢,繼續擴大鮮食玉米種植規模,在鮮食玉米深加工上做文章,推動綠色特優食品、循環農業和文旅産業同頻共振。

  吉林是國內最早發展鮮食玉米的省份之一,全國首家速凍糯玉米生産企業、首家甜玉米罐頭生産企業都來自吉林省。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吉林高度重視鮮食玉米産業發展,持續加大新品種研發力度,強化全産業鏈標準引領,加快推進品牌建設,先後涌現出農嫂、祥裕、陸路雪等一批産業化龍頭企業,形成産業集群。為了提升鮮食玉米的價值,吉林不斷延伸鮮食玉米産業鏈條,産品類型不斷豐富,開發出玉米月餅、咖啡玉米、玉米漿包、玉米代餐粉、玉米須茶、玉米麵膜等新産品。目前,吉林鮮食玉米産業已經成為當地引領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産業。

  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吉林發展鮮食玉米産業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吉林地處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擁有深厚的黑土層、有機質含量高、生態環境好、晝夜溫差大,年日照近3000小時,非常適宜甜糯玉米生長。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産地優勢外,科研優勢、産業優勢和&&優勢也為鮮食玉米産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發展鮮食玉米産業,品種至關重要。吉林依託省內數十所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大專院校,以及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重點玉米研究機構,在吉林省研究培育新品種逾百種,豐富的種質資源為吉林省發展鮮食玉米産業築牢了根基。近幾年,吉林省先後培育出“綠育黃粘早1號”“綠糯619”“吉農糯111號”等優質品種。

  産品好不好,品質很關鍵。吉林省冬季寒冷乾燥,土地凍結休耕時間長,病蟲害發生少,化肥農藥投入水平低。特別是開墾時間較短,土壤、水體和大氣等污染程度較輕,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鮮食玉米,保鮮很重要。2021年,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制定發布了鮮食玉米糰體標準,成為國內首個鮮食玉米標準。2022年又發布了吉林省鮮食玉米全産業鏈標準,對鮮食玉米“産購儲加銷”全産業鏈進行了高標準規範,填補了鮮食玉米系列標準的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吉林省糧食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為了確保鮮食玉米的新鮮度,以真空包裝玉米穗加工技術規範為例,明確提出鮮食玉米采收後要在12個小時內完成加工,涵蓋挑選、整形、殺青、冷卻、真空封口、殺菌等近20道工序,同時經檢測無金屬、無異物、無漏脹袋後,方能進行包裝外銷。這種快速真空鎖鮮技術規範的明確,讓吉林鮮食玉米産品品質得到有效保障。 (記者 劉 慧)

【糾錯】 【責任編輯: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