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自助餐賽道悄然翻紅:創業者對自助餐的創業熱情開始回升,自助餐企業數量和門店數量保持着穩中有增的趨勢。為深入剖析自助餐賽道發展,紅餐産業研究院近日發布《自助餐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自助餐賽道呈現平價化、下沉化、細分化和模式多元化等特點。
自助模式席捲整個餐飲賽道
自助餐這一用餐形式起源於歐洲,約20世紀八九十年代,自助餐開始走向普通大眾。經過40年的發展,自助餐經歷了大起大落,經營模式逐漸發生轉變,目前廣泛應用於各類主題餐廳,如火鍋自助、烤肉自助、海鮮自助、日料自助等。此外,一些非自助餐廳也推出了自助模式,使得自助這种經營模式更加多元化。
《報告》顯示,截至7月,抖音&&關於“海鮮自助”“自助火鍋”話題的視頻播放量達140.6億次和25.8億次;小紅書&&關於“火鍋自助”“海鮮自助”的相關筆記數分別為82萬篇、76萬篇;微博&&關於“自助餐”的話題閱讀量為2.5億次。
隨着消費市場的回暖,創業者對自助餐的創業熱情開始回升。《報告》顯示,去年全國自助餐相關企業註冊量近6000家,同比增長32.7%,為2019年以來的首次增長;今年1—7月,全國自助餐企業註冊量為2600余家。自助餐企業數量和門店數量也一直保持着穩中有增的趨勢,賽道容量持續擴張。去年全國自助餐企業存量超3.9萬家,同比增長0.7%。截至今年7月,全國自助餐總門店數已超過6萬家。
近年來,下沉市場涌現出了不少“平價自助餐”,如16元現炒自助快餐、29元自助小火鍋、49元自助烤肉等。自助餐賽道的參與者眾多,除了星級酒店的綜合自助餐之外,自助餐賽道各細分領域也跑出了一些代表性品牌。如主打小火鍋自助的圍辣小火鍋門店數已超過800家,主打中式烤肉的小豬查理川式市井烤肉門店數突破500家,主打比薩自助的比格比薩自助門店數也超過200家。與此同時,餐飲市場其他賽道也紛紛引入自助模式,如甜品自助、麵包自助、素食自助、餃子自助、小龍蝦自助、早餐自助、下午茶自助、小料自助、米飯自助等,整個餐飲賽道掀起了一股自助風潮。
從“吃回本”向健康飲食轉變
隨着近年來消費需求和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以更加實惠的價格享受到優質的美食和服務。
《報告》顯示,從自助餐消費者傾向的人均消費來看,百元以下的平價自助餐較受青睞。消費者對人均消費在50—80元區間的自助餐接受度最高,約佔受訪者的41.3%,其次是50元及以下和80—100元區間,佔比分別為20.6%和17.7%。能接受百元以上人均消費的受訪者約佔兩成,其中能接受人均200元以上的自助餐消費者亦有4.8%的佔比。數據分析師認為,部分消費者追求“價高質高”的自助餐,高端自助亦有一定的挖掘空間。
對應消費者需求,《報告》顯示,人均消費在100元及以下的自助餐門店佔到了66.9%。其中,50—80元區間的自助餐門店數佔比最高,為33.9%,其次是80—100元的人均消費,佔比為14.3%。數據分析師&&,隨着近年下沉市場平價自助小火鍋的快速崛起,自助餐價格帶進一步拓寬。而部分高端星級酒店自助餐為了吸引消費者,推出了自助餐早餐月卡、自助餐年卡等活動。
自助餐的社交屬性較強,朋友聚會、情侶約會、家人聚餐、同事聚餐等場景均有一定的佔比。《報告》顯示,朋友聚會和情侶約會的佔比較高,分別為27.1%和23.4%;家人聚餐、同事聚餐的佔比也均超過了10%;獨自享受場景佔比不足一成。從實際用餐人數來看,2—4人的用餐人數佔比超過了六成,小聚場景成自助餐的消費主流。
專家&&,雖然很多自助餐消費者仍然秉承“吃回本”的心態,但大部分消費者吃自助餐的觀念已經從“吃回本”向健康飲食轉變。《報告》同樣顯示了這一趨勢,僅有23.5%的消費者&&吃自助餐“一定要吃回本”;在食物偏好方面,烤肉、火鍋、牛排、海鮮等食物排名靠前,小吃、水果、甜品、飲料等食物也獲得不少消費者喜愛。
此外,自助餐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對産品的豐富度關注度最高。《報告》顯示,關注菜品豐富度的消費者佔比為52.1%;其次是食材新鮮和食物口感,佔比分別為50.4%和42.8%;服務質量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要因素之一,佔比為22.9%。專家&&,在此背景之下,部分定位中高端自助餐的品牌除了在食材和菜品品質上下功夫,還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比如免費提供兒童託管服務,提供幫顧客烤肉、去蝦線等服務。
細分賽道有望跑出千店品牌
專家&&,自助餐賽道的再次翻紅,印證了消費者對於這種高自由度用餐形式的消費熱情未減,開放式烹飪展示、高參與度以及多樣性的選擇依然是自助餐的亮點所在。
《報告》指出,2022—2024年,我國餐飲行業大盤的人均消費呈現下滑態勢,消費者在餐飲消費方面呈現出更為理性和審慎的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面向下沉市場的“平價自助”正好契合了當前消費趨勢,以高性價比吸引了廣泛的消費者群體,展現了良好的市場適應能力。
《報告》建議,聚焦單一品類的自助餐品牌更容易實現門店的快速複製擴張。一方面,受供應鏈繁雜、門店模型較重等因素的影響,“大而全”的綜合自助餐品牌較難實現規模化發展;另一方面,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飲食消費觀念從“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聚焦單一品類的自助餐廳愈加受市場歡迎。從自助餐各細分領域來看,小火鍋自助、烤肉自助這兩個細分賽道的供應鏈體系較為成熟,門店模型較輕,人均消費較為親民,整體發展情況較好。目前這兩個細分賽道均有品牌的門店數超過了500家,未來有望跑出千店品牌。
隨着越來越多的非自助餐品牌開始引入自助模式,自助餐已經從一種餐飲業態向一种經營模式轉變,成為正餐、快餐、小吃、團餐等業態在經營模式上的一種選擇。專家&&,這種轉變雖然會加劇自助餐賽道的市場競爭,但是也擴大了自助餐的生存空間。同時,還能為整個餐飲行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可能性,創造出多樣化的用餐體驗,為餐飲行業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