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中國·黔菌出山”,貴州省農産品公用品牌“黔菌”北京推介會正式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26 14:51:04
來源:東方網

“風物中國·黔菌出山”,貴州省農産品公用品牌“黔菌”北京推介會正式舉行

字體:

  7月23日,貴州省食用菌專班與地道風物聯合主辦的——“風物中國·黔菌出山”貴州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黔菌”推介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一場源自貴州群山,又在首都北京通過圖書、視頻、歌曲MV等多重感官共同組成的菌菇文化主題盛宴。

  作為“山地公園省”,貴州是我國野生真菌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孕育了全國 80% 的野生食用菌種類,菌子采收期從4月持續到11月,可以説是全國菌子采收期最長的地方之一。此次推介會是“黔菌”品牌在貴州省外的首場推介會,旨在進一步提高“黔菌”品牌傳播度,從貴州食用菌的自然資源稟賦、産業發展等多維度立體呈現品牌價值。

  今年以來,貴州省食用菌專班先後在省內發布了“黔菌”品牌推薦體驗品鑒餐廳,並攜手地道風物,繼“地道風物mook風物中國志”系列後,首發《風物中國》內容系列圖書《風物中國·黔菌》,為全國消費者進一步了解貴州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黔菌”提供窗口。

  貴州省果蔬行業協會秘書長張鑑,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食用菌團隊首席黃晨陽,著名美食評論家、《風物中國·黔菌》圖書序言作者董克平,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金勇等嘉賓受邀出席本次推介會。地道風物CEO、“黔菌”品牌點亮人陳沂歡,地道風物總編輯、《風物中國·黔菌》圖書主編范燁分別致辭。更有國內食用菌專家、知名餐飲主理人、優質黔菌企業代表以及黔菌體驗店代表蒞臨現場,參與現場交流與合作洽談。

  認識貴州的物華天寶,從一朵菌子開始

  由地道風物搭建起從地方特色物産到全國消費者的深度展示&&,讓更多人有機會走進“黔菌”。推介會現場結合貴州生態介紹、地道風物合作概況、貴州食用菌發展介紹、新書發布、主題曲MV發布等豐富多元的黔菌文化形態展示,讓參會嘉賓直觀地領略到,貴州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黔菌”深耕食用菌産業收穫之豐、物産之美。

  貴州省果蔬行業協會秘書長張鑑,以“青山綠水·黔菌味美”為題,對貴州食用菌自然生態條件進行全面介紹,並進行開場致辭。張鑑秘書長介紹道:“貴州自然條件優越,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豐沛,森林覆蓋率超過62%,水質和空氣質量均居全國前列。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的食用菌,品質上乘,口感鮮美。

  去貴州,發現山間奇珍

  全國80%以上的野生食用菌在貴州均有分佈,這裡還是紅托竹蓀、冬蓀、羊肚菌、松乳菇、牛肝菌、靈芝等珍稀食藥用菌的著名産地。

  近年來,貴州不斷夯實食用菌産業基礎,有多家省級龍頭企業,年産能1000萬棒以上的企業達到122家。並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菌物資源普查,已收集標本2.2萬份,並建成了10個母種和36個栽培種供應中心,還建有國家食用菌種質資源庫(貴州)。品種認定制度也首次納入地方性法規,已認定‘黔菌’特色品種18個。貴州食用菌品質優良,營養豐富,生長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肥料和農藥。據樣品檢驗,貴州生産的黑木耳必須氨基酸總量是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參考值的1.85倍。”

  地道風物CEO、“黔菌”品牌點亮人陳沂歡在主題發言中&&:“黔菌就如同一張貴州名片,從一朵黔菌入手,可以看到貴州的自然珍寶、人文瑰寶,更可以看到貴州農業産業的蓬勃發展。

  大家可以在今天現場的小型影像展上看到,地球上最早的陸生真菌類化石在就是在貴州被發現的,甕安白雲岩中這顆化石距今有6.35億年,貴州這片沃土還蘊含着很多奇蹟等待我們去發現,從黔菌開始,認識貴州的物華天寶,多彩貴州還有更多極具潛力的市場等待我們開拓。”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食用菌團隊首席黃晨陽,則從國內食用菌發展角度,提出“擇菌子而交,得健康相伴”。貴州食用菌産業的蓬勃發展,既為當地鄉村振興、農民增收提供物質基礎,也是以食物供給多元化理念在林間造糧倉,參與國民從溫飽到營養型再到多元化飲食結構轉變的重要實踐。

  地道風物首發“風物中國”系列——《風物中國·黔菌》圖書,聚焦物産和其背後的在地文化。從自然稟賦、歷史文化、生活方式、物産産業四個獨創結構化的內容邏輯,構建貴州食用菌“黔菌”內容體系,打造兼具有人文內容屬性和品牌影響力的實體紙質圖書。

  全面、系統解讀“黔菌”

  著名美食評論家、《風物中國·黔菌》圖書序言作者董克平,以“認識貴州,從一朵菌子開始”為題發表演講。帶領現場嘉賓從“黔菌”角度,了解、認識貴州:“貴州人的食菌歷史、底蘊豐厚的傳統菌子美味、以及當前正在大力發展中的食用菌産業,在黔菌中最鮮醇的美味中,將它帶來的驚奇轉化為對貴州青山綠水的敬畏與感恩。”

  地道風物總編輯、《風物中國·黔菌》圖書主編范燁,圍繞新書創作歷程和主要看點展開推介:“風物是一個地方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生活方式之集合體。既要看到中國優秀的傳統風物,在科技的助力下,更要看到新時代的中國風物,這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

  作為中國首本全面、系統梳理黔菌發展內容的風物專著,《風物中國·黔菌》能讓每個想要走進貴州,了解黔菌的人都能快速建立起對當地物産、風土人情、多民族交融飲食文化的了解,而對黔菌有所了解的愛菌人,也能通過本書,獲得更多全面系統的權威資訊,更加全面系統地對黔菌有更深的認知。

  2023年7月22日,地道風物CEO陳沂歡作為貴州黔菌品牌的點亮人出席貴州省十大農業品牌的發布會。地道風物開始與“黔菌”結緣,通過歷史文獻資料收集、實地探訪調研、組織踩點拍攝和與各界學者、專家研討,從專業內容從業者角度,全面梳理“黔菌”特色內容,並以此為基礎産出“黔菌”系列優質原創內容。

  在“黔菌”初步調研階段,地道風物深入貴州下轄食用菌産業重點地州市,針對科研機構、野生菌市場、林下種植基地、食用菌工廠、原生態山林全方位構建對黔菌初步印象,根據所見所感創作出新媒體圖文、視頻等優質原創內容,助力“黔菌”品牌在全國範圍內的傳播。

  以此為基礎,地道風物團隊於2024年7月7日-7月11日,聯袂多位菌物及美食專家學者和大V共同開啟 “吃菌子 來貴州”風物之旅,歷時5天4晚,穿越貴州5個地市州,用嘉賓的親身體驗為基礎,深度探訪黔菌,品嘗貴州味道。

  到貴州尋找“黔菌”,帶“黔菌”走出貴州。在過去的一年裏,地道風物持續圍繞“黔菌”品牌進行內容創作,借由地道風物優質原創內容價值和IP價值,引入不同領域傳播大V,通過對原創文化內容的不斷優化和形式創新,全方位為貴州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黔菌”賦能。

  從山間到舌尖,黔菌出山又出圈

  毫無疑問,在飲食審美多元化的今天,如何用烹飪手法詮釋黔菌的風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而怎麼吃?去哪吃?是不少菌子初嘗者面臨的難題。在貴州傳統料理方式下,煎炒湯食都講究突出“黔菌”原生態鮮美為主;而到了新一代黔菜領軍人物手中,以“黔菌”為靈感創作的各式創意料理,則更加不拘一格。為了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黔菌”美味,“黔菌”品牌面向全省招募體驗店授權單位,真正做到有“黔菌嚴選”,在貴州怎麼吃都不踩雷。

  除了“幫選”餐廳,“黔菌”品牌也在不斷探索更多塑造形式。而為助力“黔菌”走向更遠處的大眾心中,在食用菌專班的指導下,熱門歌曲《上春山》、《奢香夫人》創作者張超為“黔菌”品牌譜寫了主題曲《蘑菇搖》。

  在推介會現場,主辦方還首發了《蘑菇搖》的MV,清脆的童聲伴隨貴州瑰麗的山地風光,呈現出一場視聽盛宴,通過藝術作品傳達黔菌魅力。

  欣賞完旋律優美的《蘑菇搖》,現場進入到推介會的重要環節——“黔菌出山”簽約儀式。為促進貴州農業品牌與全國市場深度連接,貴州省果蔬協會與中國蔬菜協會建立起戰略合作,正式簽約;還有多家貴州食用菌企業與北京市場也建立深度合作,現場簽約總金額達5100萬元。

  在活動的最後,地道風物特地邀請新京菜始創者段譽,深入貴州産地溯源,用原汁原味的黔菌搭配新京菜的創意,並邀請國內餐飲界、美食界資深行業人士、&&大V共享黔菌美味。

  《風物中國·黔菌》圖書正式發布與貴州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黔菌”推介會在京順利舉辦,勢必進一步擴大“黔菌”品牌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為更多普通消費者走進“黔菌”、了解“黔菌”、品嘗“黔菌”提供更堅實的價值基礎和內容認知。

【糾錯】 【責任編輯: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