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青茶《論道平常心》之廖昌永:一音一符見真章,卻道此心是平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26 14:50:08
來源:新華網

竹葉青茶《論道平常心》之廖昌永:一音一符見真章,卻道此心是平常

字體:

竹葉青茶《論道平常心》之廖昌永:一音一符見真章,卻道此心是平常

1988年的一天,一個懵懂少年來到了上海音樂學院門前。

那天上海大雨滂沱,少年為了不讓母親做的布鞋被打濕,脫下鞋子走進了這座1927年成立的音樂殿堂。

這個赤腳少年,正是廖昌永。

來自四川成都的他,正如峨眉山的竹葉青茶,從遣春風恣意開。

那時的他,看見鳥兒唱鳥兒,看見魚兒唱魚兒,看見草兒唱草兒。

兜兜轉轉之間,這個鄉下孩子淘汰了100多名考生,成為成都考入上音的天選之子。

但即便是在那個理想主義無處不在的年代,也沒有人能夠想象,19歲的廖昌永進了汾陽路20號,就再也沒出過這個門。

從莘莘學子,到教書育人的老師,再到系主任,直至成為上音掌舵人。

“上音就是我的家。”彈指一揮幾十載,談及母校的廖昌永娓娓道來,人淡如菊。

時至今日,作為“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他已經主演了《唐·卡洛》《卡門》《浮士德》《茶花女》等幾十部知名歌劇,並在數百場音樂會上擔任主唱。

他是第41屆圖盧茲國際聲樂比賽、多明戈世界歌劇聲樂大賽、挪威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等三項國際大賽的第一名,也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等稱號的獲得者。

在音樂領域,從來沒有人能夠像廖昌永那樣,能把熱愛和天賦結合得如此渾然天成。

但沒有人能夠想象,廖昌永在上音剛剛體驗到象牙塔的喜悅,差一點就被現實沖淡。

因為他不識得五線譜,不會彈鋼琴,甚至只學過一個月的樂理知識。

但懷揣着對音樂的一片赤忱,他重新平衡了自己的夢想,並找到了方向。

他在上音真正的圓夢之旅,才正式開始。

學五線譜,視唱,逐字逐句學習意大利語,他的學習成績終於出類拔萃。

他如是形容自己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攀登的平常心——“藝術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要保持一份定力和耐心。”

巧合的是,他是川人,卻與另一個“制茶”川人、竹葉青茶業董事長唐先洪一樣,對平常心的表達殊途同歸——平常心就如竹葉青茶芽一樣,不論在高山,還是杯盞間,都有無懼沉浮起落的韌性與耐心。

正是這種平常心,陪伴他翻越了一個又一個藝術高峰。

從1996年開始,他在一年時間中獲得了第41屆圖盧茲國際聲樂比賽、多明戈世界歌劇聲樂大賽、挪威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三項國際大賽第一名。

其中多明戈世界歌劇聲樂大賽由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普拉西多·多明戈創立,在廖昌永獲得頭名之前,從未有亞洲人獲得過如此殊榮。

多明戈讚譽他“是我所見過的最優秀的男中音”。

隨後多明戈又邀請他出演在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上演的《游吟詩人》中的盧納伯爵角色,再次大獲成功。

廖昌永“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的聲譽,實至名歸。

在不久前舉行的享譽世界的芬蘭薩翁林納歌劇節夏季音樂盛會上,廖昌永與哈特穆特·霍爾的“中歐藝術歌曲音樂會”音樂會成功舉行。

音樂會上,廖昌永先後用中、意、德三種語言演唱了包括黃自、青主、陳田鶴、陸在易等中國作曲家的代表性藝術歌曲,以及托斯蒂的4首意大利藝術歌曲和馬勒的聲樂套曲《青年旅人之歌》等,他時而醇厚時而婉轉的音色,以及富有層次的演唱打動了來自歐洲各國的觀眾,人們掌聲雷動。

薩翁林納歌劇節現任藝術總監維勒·馬特維傑夫(Ville Matvejeff)説:“在這個北歐夏天幾乎不落的陽光中,聆聽廖昌永的音樂會,是一種絕妙的享受,他是目前國際舞&上世界級男中音歌唱家裏的佼佼者。”

但在國際舞&上持續獲得巨大聲譽的廖昌永,其實一直有一個中國歌劇夢。

在世界上,他代表中國,所以想用中文唱中國歌、唱中國歌劇,讓世界了解中國語言美、詩詞美、文化美,讓中國音樂抵達世界更多地方。

“東西方音樂有碰撞,有共鳴,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通過推廣古典音樂和藝術歌曲,他搭建了東西方藝術間的橋梁。

這是廖昌永版的“無問西東”。

同時在中國,他又深懷所有中國人都有的鄉土情結——就像多年之前,在上音門前不願意打濕母親手作的布鞋。

那是來自母親的牽掛,更是一種歲月和鄉音的迴響。

所以他經常演唱四川經典民歌《槐花幾時開》——“高高山上(喲)一樹(喔)槐(喲喂),手把欄杆(噻)望郎來(喲喂)……”

類似於這樣的民歌,輕鬆活潑,風格獨特,往往反映了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也是文明的共同記憶,恰好詮釋了“中國的,才是世界的”的文化世界性,也因此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喜愛。

隨後,他與德國大熊音樂出版社合作,歷時數年完成了《玫瑰三願:中國藝術歌曲16首》國際出版計劃。這是中國藝術歌曲第一次在國際上出版發行。

廖昌永成功地用音樂這種國際語言,向世界唱響“中國好聲音”,講述中國故事。

作為一個藝術家,他用一顆樸素的初心,向故鄉致敬,為中國代言,用音樂和世界對話。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廖昌永的世界,有樂觀豁達,也有通透無涯。

一盅兩件嘆世界,人間至味是清歡。

正如意境雅致、根根直立的竹葉青茶芽,無論沉浮,都飽含風骨,縱有磨礪,亦不忘初心。

作為竹葉青茶與新華網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訪談《論道平常心》的又一位重磅嘉賓,廖昌永用自己從懵懂少年,到踏入音樂無人之境的過程,演繹了平常心是經歷暴風驟雨的坦然,也是“撥開雲霧見月明”的堅定。

讀懂廖昌永,讀懂中國文化內核,讀懂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方知光明配日月,此心終歸是平常。

 

【糾錯】 【責任編輯:楊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