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大賽只是吉林市系列“寶藏”中的一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9 09:53:36
來源:新華網

鍋包肉大賽只是吉林市系列“寶藏”中的一個

字體:

  新華社長春7月8日電(記者馬曉成、胡戈)不久前,一場味蕾的對決在吉林省吉林市展開。世界鍋包肉大賽上一盤盤金黃酥脆香氣撲鼻的鍋包肉,不僅成為網絡熱搜,更吸引許多人來到吉林市,品鑒東北鍋包肉。

  2024年6月29日,大賽現場展示的特色鍋包肉。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賽場上,油鍋翻騰;美食街裏,人潮涌動;餐館中,食客們大快朵頤……江城吉林,為全國網友再次種下了東北情結。吉林市統計數據顯示,自舉辦世界鍋包肉大賽的消息發布以來,全市鍋包肉累計銷售量56萬份,鍋包肉的熱潮席捲全城。

  “吉林市誠摯歡迎大家來吃好吃的鍋包肉。我們誠邀全國各地的美食專家、美食達人加盟,共同推動吉林市鍋包肉等特色美食的零食化、便利化、産業化、市場化。”吉林市商務局局長楊凌雲説。

  2024年6月29日,參賽選手展示自己製作完成的鍋包肉。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其實,鍋包肉大賽只是吉林市系列“寶藏”中的一個,這裡還有更多“驚喜”值得探尋。

  “世界鍋包肉大賽只是吉林市豐富文旅産品供給的系列工作之一。”吉林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郎益江説,吉林市還進一步深挖文旅資源,推動城市與消費者雙向奔赴“未完待續”。

  由林徽因設計、梁思成審定的吉海鐵路總站就是其中之一。“吉海鐵路是民國時期在半殖民地狀態下,由中國人在吉林省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在東北近代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吉林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翟敬源介紹道,“車站建築造型獨特,呈雄獅狀,象徵着中國人民如雄獅初醒,在我國近現代建築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吉海鐵路總站舊址。新華社發

  漫步在吉林市的街頭巷尾,水光山色盡收眼底,眾多人文景點令人目不暇接。東團山遺址、扶余國故都、明清造船廠、打牲烏拉等歷史印記,都可以在城市中找尋。

  在烏拉街、將軍府,古建築講述着昔日車水馬龍的景象;在吉林大學教學樓舊址“石頭樓群”、吉林機器局舊址,斑駁的建築訴説着仁人志士救國圖強的故事;在吉林市第一中學,魁星樓、校史館記錄着革命先烈的青春歲月;在隕石博物館、水電博物館,游客們可以領略宇宙的浩瀚,感受水電工程的奧秘;在明清造船廠遺址博物館,戰船穿梭江面等場景,讓游人仿佛穿越到過去……

  吉林大學教學樓舊址“石頭樓群”。新華社發

  吉林市正在用鍋包肉的香氣,打開文旅融合的大門。不僅在吉林市,今年吉林省將圍繞“旅游+”全要素、全鏈條發力,發展冰雪旅游、鄉村旅游、森林旅游等産業集群。

 這是2024年5月24日拍攝的冰層逐漸消融的長白山天池。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於長白山麓,暢享粉雪滑行的暢快,親歷霧凇奇景中的漂流探險;在琿春市,登防川龍虎閣,一眼望三國之景;轉至延吉市,網紅墻前打卡留念,民俗園裏沉浸體驗朝鮮族文化;沿G331國道疾馳,開啟清涼夏日的自駕之旅;步入長春市凈月潭,在林間步道享受自然;再到查幹湖畔,體驗千年漁獵文化,品嘗魚之鮮……

  2023年12月28日,游客觀看查幹湖冬捕“祭湖醒網”儀式。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白山松水,黑土豐田。大自然的豐饒饋贈、深厚的歷史文化以及層出不窮的新業態,正引領吉林省在文旅發展的道路上向前邁進。

【糾錯】 【責任編輯: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