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腸道菌群有什麼特徵?專家解答來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4 14:07:14
來源:新華網

健康腸道菌群有什麼特徵?專家解答來了

字體:

新華網北京5月24日電(記者胡可璐)腸道菌群的演化是一個複雜且精妙的過程。為破解“健康腸道菌群”缺乏統一認識的科學問題,5月2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布《人體腸道菌群主要特徵的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共識》提出,腸道菌群失衡與人體免疫和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人體腸道菌群主要特徵的專家共識》發布

《共識》指出,腸道菌群的形成及其對宿主的影響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腸道菌群以其錯綜複雜的方式與宿主相互作用,不僅影響宿主胃腸道生理和消化功能,而且對人體血糖、血脂、免疫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作用。人體腸道菌群具有差異性和多樣性,不僅受到宿主基因型、年齡、地理等因素的影響,也受到膳食結構、運動、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影響。

《共識》認為,特定菌種豐度及代謝物等可作為評價與調節腸道菌群的重要指標。高豐度的雙歧桿菌被認為是嬰兒腸道中“更健康”的指示性菌種。對於健康成年人,雙歧桿菌和乳桿菌被認為是調節腸道菌群的目標菌種。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和豐度,乙酸、丁酸等短鏈脂肪酸,以及腸道轉運時間、排便頻率、糞便形態等也常被作為人體健康腸道菌群的重要衡量指標。

《共識》提到,健康腸道菌群對外來擾動具有較強的恢復能力與穩定性。健康人體的腸道菌群是複雜的微生態系統。腸道基石微生物的種類和豐度可作為評估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人體健康狀態下,腸道菌群受到外界擾動後具有較強的彈性和恢復能力,以此保障腸道微生態的穩定性,從而維持宿主健康。

《共識》第四點指出,腸道菌群失衡與人體免疫和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人體腸道菌群的失衡主要體現在其豐度、組成與功能的顯著變化,特別是有益菌群的大幅減少和病原微生物的增多,同時伴隨着微生物多樣性的明顯減少。外界環境的擾動和宿主生理因素的變化等也可顯著影響腸道菌群的彈性和恢復能力。腸道菌群的失衡與人體免疫和代謝性疾病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及補充益生菌等是調節腸道菌群的主要途徑。

最後,《共識》認為,健康腸道菌群的精準識別與調控亟需多種新技術的集成與突破。

《共識》是在第十九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上發布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邵薇介紹,益生菌的科學研究熱度只增不減,腸道菌群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從“菌群-腸道”逐步拓展到“腸-腦軸”“腸-X軸”,但真正實現産業化的益生菌菌株仍然不足,行業應強化益生菌菌株系統化的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指出,應深度挖掘本土益生菌資源,構建自主知識産權菌種保障體系,實現核心微生物菌種的自立自強和自主可控。融合多領域的産業技術優勢,進一步延伸益生菌的應用空間。以科學共識引領益生菌消費的新生態,向公眾傳遞客觀、準確的信息,避免誤導和誇大宣傳。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