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野谷健康産業集團與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富硒鴿肉營養評價及標準”發布會暨野谷集團鴿福堂會員私域電商&&啟動盛典在北京舉行。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國家鴿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秦玉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馬冠生、國家973計劃中醫專項首席科學家高思華、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王曉舉、中國畜牧業協會鴿業分會會長劉福才、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劉蕾等專家出席會議。
野谷健康産業集團董事總經理孫鴻致歡迎辭。秦玉昌、王曉舉分別代表國家鴿業科技創新聯盟和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進行致辭。劉蕾宣讀了《富硒鴿肉》團體標準公告文件,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動物食物與營養政策中心主任程廣燕研究員發布“富硒鴿肉營養評價及標準”研究成果,馬冠生對項目成果進行了總體點評。
本次發布的《富硒鴿肉營養評價》報告系統分析了富硒鴿肉的營養健康價值。富硒鴿肉含有多種飽和脂肪酸,如棕櫚酸、硬脂酸、花生酸和肉豆蔻酸。28日齡富硒鴿肉中山崳酸高達51.37 mg/kg,32日齡富硒鴿肉中木蠟酸達 96.25 mg/kg。富硒鴿肉還富含賴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以及鐵、銅、錳、鋅等微量元素。此外,營養評價報告首次報道富硒鴿肉中富含肌肽、鵝肌肽和牛磺酸等生物活性物質。牛磺酸在富硒鴿肉中含量高達 1846 mg/kg,分別是雞肉、鵝肉、牛肉的10.5倍、7.7倍和 3.98倍。這些研究數據進一步表明富硒鴿肉符合居民膳食結構優化和營養健康需求。
這次由野谷健康産業集團、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以及北京市畜牧總站共同編制的《富硒鴿肉》團體標準和《富硒鴿肉營養健康與産業發展藍皮書》,可以進一步推動肉鴿産業由食品供給向營養供給和健康服務轉變,為富硒鴿肉産品進入大健康市場開闢了新的方向和路徑,有助於促進肉鴿産業高質量發展。
野谷健康産業集團是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肉鴿良種繁育標準化示範區、國家鴿業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單位、中國畜牧業協會鴿業分會會長單位,是中國肉鴿行業的引領者和標準的參與制定者。集團在北京、廣東、河北、新疆和田地區(於田縣、洛浦縣),擁有五大硒鴿全産業鏈基地和16家肉鴿産業合作社,佔地面積近五千畝,存欄種鴿260萬對,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優質種鴿100萬對,乳鴿5000余萬隻,年銷售額達到12億元以上。
集團構建了以種鴿繁育為核心、以硒鴿養殖為紐帶的生態循環全産業鏈,實現了一二三産業融合、可持續、綠色發展,從源頭上保障了食品安全,並利用集團富硒産品核心技術,使鴿子、鴿蛋系列産品成為高端滋補品。
野谷健康産業集團旗下深圳天翔達鴿業,始建於1986年,專注鴿業近40年,通過多年的引進、選育、提純,培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原種種鴿“天翔1號”。
野谷集團在硒鴿産業發展的進程中,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
2018年,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幫助下,野谷集團在保定市阜平縣,投資建立阜平硒鴿富硒鴿全産業鏈項目,項目總投資5.1億,存欄種鴿55萬對,每年可以向市場提供60余萬對優質種鴿和1100余萬隻富硒乳鴿産品,助力阜平縣高質量發展。
2020年,野谷健康産業集團引進到新疆和田地區,投資建設於田縣和洛浦縣兩大硒鴿全産業鏈扶貧項目,並成立了新疆博延種業集團。項目總投資8億元,存欄種鴿64萬對,富硒乳鴿1000余萬隻,項目全部投産可提供近3000個就業崗位,持續助力新疆鄉村振興。
野谷集團積極行動,把握數字經濟新機遇,打造了鴿福堂會員私域社交電商&&,旨在以社交&&會員制模式,讓優質富硒鴿系列産品走進億萬市民家庭,通過倡導“醫食同源”的食療營養理念,增強人民群眾免疫力,改善家人健康水平,提高生活品質。
鴿福堂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中國肉鴿産業領先、創新、共贏的私域電商&&,依託野谷集團強大産業基礎,依據本次富硒鴿肉營養評價標準發布的研究結果,倡導以鴿養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國家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的安全,吃的營養,吃出健康。同時,依靠硒鴿全産業鏈模式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陳萌山&&,富硒肉鴿營養評價和標準的發布,是中國鴿業的重要事件,將提升鴿業的發展水平,優化畜牧業生産結構,豐富居民膳食結構、改善營養健康的補充方式。希望野谷健康産業集團借助本次鴿肉營養評價標準的發布,積極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加大産品研發投入,探索數字新模式,助力農業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