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制酸奶“天然”≠健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01 09:34:50
來源:北京商報

現制酸奶“天然”≠健康

字體:

繼茉酸奶産品脂肪含量偏高被點名後,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寶珠奶酪、Blueglass Yogurt、茶酪酪、K22相關現制酸奶産品的檢測數據,結果顯示,上述産品分別存在脂肪含量比蛋白質含量高、含糖量高、酸奶含量少等情況。就在“3·15”前,茉酸奶、書亦燒仙草現制酸奶飲品也被曝配料和宣傳大相徑庭。當下,主打“健康”和“天然”概念的現制酸奶飲品成為了新寵,還吸引了資本和其他現制飲品品牌的注資以及入局。然而,走上一條“高速路”後,現制酸奶陸續出現部分原料不健康、宣傳與實際不符、熱量較高等現象,折射出行業背後的隱憂。

“配方”説不清

現制酸奶總是因為説不清的“熱量炸彈”而登上風口浪尖。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寶珠奶酪、Blueglass Yogurt、茶酪酪、K22品牌相關現制酸奶産品的檢測數據結果,關於脂肪含量、含糖量以及酸奶含量問題再次成為問題焦點。

根據上海市消保委結果顯示,Blueglass Yogurt牛油果椰産品脂肪含量比蛋白質含量高出不少,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可能是來源於牛油果。不過,在進行多批次檢測後發現,近期Blueglass Yogurt對産品配方進行了升級更換。最新檢測結果顯示,飲品中的蔗糖含量比之前有大幅降低的趨勢。

在酸奶含量和含糖量上,K22酸奶草莓和茶酪酪紅顏草莓酪酪酸奶産品被提出異議。K22酸奶草莓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均較低,意味着酸奶含量並不高,同時,該款産品含糖量高。茶酪酪紅顏草莓酪酪酸奶從蛋白質、脂肪、乳糖含量來看,酸奶含量不高,但脂肪含量接近蛋白質含量的一倍,“不額外加糖、三分甜”的産品也含有15.5克蔗糖。

另外,寶珠奶酪堅果芒芒酒釀酸奶(無糖酸奶底)從營養成分的檢測結果看,用料紮實,酸奶底的乳糖含量達到了3.4g/100g。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對Blueglass Yogurt、K22、茶酪酪品牌進行採訪,其中茶酪酪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飲品的“不額外加糖”≠“無糖”,鮮果和果汁等都含糖。純酸奶杯≠酸奶奶昔飲品,酸奶奶昔是酸奶加其他水果等物料一起製作。不添加任何小料和鮮果的“純酸奶杯”才能保證酸奶的純度。截至記者發稿,暫未收到Blueglass Yogurt、K22的回應。

前不久,茉酸奶和書亦燒仙草也因為類似問題被點名,脂肪含量高、含糖量高以及宣傳內容與實際不符等問題成為當前現制酸奶飲品的“通病”。雖然書亦燒仙草、茉酸奶以及上述的茶酪酪都進行了解釋説明甚至道歉,但是對於回應內容,有觀點指出,配料的成分以及如何實現整杯飲品類似於酸奶的質感和口感,品牌並未在回應中給出明確答案。

在上海市消保委看來,當前主打現制酸奶的品牌或者産品由於沒有明示産品配料表,消費者只能通過品牌宣傳來了解和選擇,而品牌宣傳的內容和實際存在一定&&。

熱度上升爭議不斷

“現制酸奶的勢頭緊追現制茶飲”,這是過去一年來行業內對於現制酸奶市場的評價。的確,無論是品牌數量、門店規模、話題熱度還是融資規模,現制酸奶市場正在迎來上升期。

《現制酸奶品類發展報告2023》顯示,相較於投融資事件相對較少的2022年,2023年現制酸奶品牌則較受資本青睞。截至2023年11月,現制酸奶賽道共披露投融資事件5起,其中有3起事件為千萬元級別,還有1起億元級別金額的融資事件以及1起金額未披露的融資事件。

不過,當下現制酸奶的規模化程度並不高。據紅餐大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超過九成的現制酸奶品牌的門店數在3家以下,門店數超過50家的品牌佔比不到1%。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活躍在現制酸奶市場的品牌除了Blueglass、茉酸奶、王子森林、K22酸奶草莓、gala yogurt加樂酸奶等外,茶飲品牌入局現制酸奶賽道的頗多,主要以增加現制酸奶産品和子品牌的形式呈現。

隨着市場的熱度上升,價格、配料表的爭議也隨之而來。尤其是現制酸奶的生意風生水起離不開“0糖”“減脂”的健康形象,伴隨着包括上述配料問題等事件不斷發生,現制酸奶的健康標籤在不少消費者心中畫上問號。

前不久,#網紅酸奶Blueglass成新型瀉藥#登上微博熱搜,社交&&上,不少網友稱喝了Blueglass“暢”系列酸奶後會拉肚子,還有網友稱喝完後“多次腹瀉、吐膽汁,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急性腸胃炎”。雖然品牌方面有表明不建議腸胃消化功能弱者食用,但這個標準如何評判是個未知數。去年7月,茉酸奶因價格、使用植脂末等爭議衝上微博熱搜。

“酸奶作為一個發酵産品,現制本就是一個模糊概念。”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現制酸奶其實類似於預包裝食品中的風味發酵乳,以餐飲形式呈現。但有些所謂現制酸奶,酸奶比例不高,更像酸奶風味飲品。

“很多企業喜歡打健康牌,但實際上健康是總體膳食均衡,單一産品無論多麼‘健康’,也並不意味着能吃出健康來。另外,像一些品牌主打配料表乾淨,而背後也是存在一些‘坑’,比如一些複合調味料、香精,在配料表上是被隱藏不展開展示的。”鐘凱指出。

供應鏈是關鍵

無論從市場火熱程度還是消費端的需求關注,現制酸奶的發展方向與當前的現制茶飲如出一轍,價格定位、健康人設、場景形象等這些賣點成為品牌競爭中的關鍵因素,而定價高、配料表不詳、不健康等痛點也正是前幾年茶飲市場所上演和經歷的。

知名品牌定位專家與危機公關專家詹軍豪&&,當前的市場輿論揭示了部分品牌在産品健康屬性方面的不足,與其所宣傳的“健康”和“天然”概念存在較大的&&。此舉不僅損害了品牌形象,更動搖了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任基礎,從而降低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和信任度。這也加速了行業洗牌,倒逼企業優化和創新。

從目前活躍在市場的現制酸奶品牌來看,不少品牌的確正在不同環節發力,試圖解決上述問題。例如,部分品牌從小眾水果、養生補品等小料切入,在健康形象、話題度上博得關注。還有就是押注在供應鏈上,從奶源上入手,與奶源供應商聯手,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

“現制酸奶市場做大要花的心思更大”,一位頭部奶源供應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制酸奶在配料上遭質疑以及規模化受限,供應、運輸、保存等供應鏈建設難是主要原因。

以原材料為例,真正酸奶的供應來源於養殖的奶源,目前大部分奶源和牧場被乳企佔據,因此現制酸奶品牌想要自建供應鏈很難,同時在原材料的選擇和議價空間上也有限,這也是為何一些品牌與一些乳企牧業合作的原因。因此,供應鏈競爭是接下來行業洗牌的節點。

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認為,現制酸奶市場要想更加規範,首先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和安全規範,對市場上的産品進行定期抽檢,確保産品質量。其次,品牌自身也需要樹立誠信經營的理念,從源頭把控産品質量,不偷工減料,如實宣傳。此外,品牌還可以通過公開透明的生産流程,接受消費者監督,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對於出現負面口碑的品牌而言,更要真正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優質的産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記者 郭繽璐 張天元)

【糾錯】 【責任編輯: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