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廣東東莞的建築工郭達早早到鍋圈門店買了一個佛跳墻禮盒。在他看來,儘管今年春節回不去天津老家,仍希望給自己的年夜飯“添點儀式感”。
幾乎沒有中國人會忽視農曆新年,“吃是過年的主要節目”,散文家梁實秋早在《北平年景》中描寫記憶裏混合着“粗細雜拌兒”和升騰“鍋氣”的年夜飯時便得出如此感嘆。
如今,隨着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年俗越來越具有“現代化”特徵,年輕人持續解鎖年夜飯新選擇,要好吃好看,也要省時省力,尤其是過年回不去家、缺了長輩加持的異鄉人:
有的類似郭達選擇了“15分鐘搞定”的即熱菜,有人愛好“火鍋配酒,越喝越有”……深耕“在家吃飯”場景的鍋圈食匯,提供由火鍋燒烤食材、即烹套餐等組合而成的多種餐食方案,近年來逐漸成為年夜飯的一個新選項。
年俗形式正經歷新的演變,但“年味”依然是中國人最眷戀的味道,年夜飯的文化內核不會隨時間更易:它集中了多重願景,除了團圓,還有生機、化解和希望。
15分鐘搞定“硬菜” 再來張“雲全家福”
“工地總要有人看守。”
今年將是27歲的郭達在異鄉過的第四個春節,“畢業五年,就一年回天津過的”。
大學畢業後,他在廣東東莞大朗鎮一個建築工地作業,幹勁十足,“春節打算一天不休”,一方面守着工地貴重材料,一方面也防止有人誤入場地受傷。但他已提前規劃好了和女友的年夜飯。
“雖然廣東暖和,但過年那幾天還挺冷的。”他談到,當地聚集了很多外地人,春節期間一些餐廳會關門,外賣會加服務費,自己下廚反而方便實惠。
他購入的“硬菜”佛跳墻,原本製作工序複雜耗時長,但他選了即熱菜,15分鐘就能出鍋,鮑魚海參魚鰾蹄筋螺肉目魚香菇等,一鍋沸沸騰騰地煮香,盛一碗下肚,從頭髮絲兒到腳底板都是熱乎乎暖洋洋的;再搭配北方人喜食的餃子,一盤韭菜雞蛋餡兒,一盤豬肉大蔥餡兒,齊活兒。
他在乎這份儀式感,還計劃着除夕當晚和父母上傳各自照片合成一張“雲全家福”。“讓他們知道我們在外地過年也能吃上‘硬菜’,也能照顧好自己”。
每一個儀式的背後,都含着一份愛的表達。
“鍋氣”蒸騰 熱辣滾燙 最撫異鄉人心
在北京打工的張一柏,儘管與家鄉河北邯鄲相距不過400多公里,仍決定留京過年。
“主要還是想多找點活,給家裏多掙點錢。大家都回家過年,説不定我的(工作)機會就來了。” 張一柏説。
雖然平日生活省吃儉用,但年夜飯不能少,他早早張羅就地過年的兄弟們除夕一起燙頓火鍋。
除了厭倦“除夕吃不完,從初一吃到初五”的炒菜,年夜飯選擇川渝火鍋的他還多了一份情懷。
今年37歲的張一柏,15歲便離鄉到四川當兵,一待就是6年。在他記憶裏,那是段鑲了金邊的時光:
少小離家,他遇到了熱情好客的當地人,愛上了熱辣滾燙的川渝火鍋,並不孤寂無依。“路上不管碰到熟人還是陌生人,都能聊很久的天……每次去朋友家,備的菜都會填滿一整張大桌子,那時我長得白白胖胖的”。
後來他輾轉西安等地,近幾年到北京謀生,大城市最不缺孤獨的人。特別是過年這幾天,外地人聚集的北京反而愈發冷清。
火鍋成了他最大的慰藉。
張一柏是鍋圈門店的常客,平均一個人一頓幾十塊錢,就能回味蓉城記憶。今年除夕,大都市冬日最深的夜,他和兄弟打算燒上一鍋,把頭栽進碗裏吃,頭上辣出豆大的汗珠才過癮。吃完,再各自倒一杯鍋圈小酒,點一根糙煙,等着電視機裏春晚0點倒計時的報幕聲想起。
不辭加一歲,唯喜到三春,萬事皆可期。
張一柏的新年願望是,再幹幾年到四川生活。
麻辣鮮香中,令人眷念的終是煙火蒸騰,人情味暖。
年輕人“掌勺” 鍋圈“無限餐食解決方案”滿足新需求
自孩子出生後,在上海生活的哈爾濱人何紅已經5年沒回老家過年了。
春運期間,往返兩地的火車臥鋪票向來難搶,近來“爾濱”旅游爆火之下,何紅再次選擇就地過年,“帶着孩子太折騰了”。
在自己的主場,“90後”的她準備年夜飯時,偏好家鄉味與新口味的“混搭”,籌劃加一些跨地域的美食:她將鍋包肉、幹炸肉段等幾個東北傳統菜目分配給了長輩操刀,自己則打算用豬肚雞底料燉菜代替東北清水鐵鍋燉,再入兩盒即熱湖北小龍蝦,並將餐桌上的酒換成內蒙古的沙棘汁……這些食材和飲品她已從鍋圈門店一站入齊,五湖四海滋味聚,好不熱鬧。
何紅回憶,從小便喜吃燉菜,年夜飯也少不了,兒時在東北吃,主要是清水里加點蔥、蒜、大棗,前幾年在上海鍋圈門店偶然嘗到豬肚雞底料後,一家老小都愛上了這番鮮香的味道。
她家習慣先把涮肉過一道血水,再放進鍋裏,“這樣不影響喝湯”;蘸料也講究搭配,將麻醬和鍋圈香辣味火鍋蘸料拌一起,“不鹹不淡,味道正好”。
無論是佛跳墻配餃子,還是小龍蝦配鍋包肉……時代的變遷下,如今“年”的味道正不斷豐富。一項調查顯示,“80後”、“90後”正成為年夜飯籌備的主力,但在現代快節奏生活的背景下,製作一桌傳統家宴無疑是挑戰,特別是對像何紅、郭達這樣就地過年、少了長輩加持的年輕人而言,由此,從傳統菜式創新出來的即烹、即熱“年菜”,正逐漸受到市場認可和歡迎。
社區餐食零售商鍋圈食匯,提供包括火鍋、燒烤食材、即烹套餐、西餐、飲料等在內的“一站式”購買服務,力圖讓消費者通過有限食材的自由搭配,實現無限的餐食解決方案,近年來成為年夜飯的一個新選項。
年夜飯越來越多樣、便捷,年味或許不再完全是人們記憶中的樣子,但無論身在何地、與誰一起,它會用新的形式和組合讓你感受到同樣溫暖、祝福的內核。
(文中郭達、張一柏與何紅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