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讓食品更可口,還是更燙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05 14:31:12
來源:中國食品報

AI讓食品更可口,還是更燙手?

字體:

人工智能(AI)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近年來,AI在食品界的深度應用,給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市場分析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人工智能在2026年食品飲料市場中的應用價值將達到299.4億美元,2021—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超過45.77%。隨着AI滲入食品行業的方方面面,如何看待AI在食品領域的積極作用與負面影響,也成為當前産業界、科學界的討論熱點。

  設計配方、繪製包裝……

  AI融入食品品牌全鏈路

  2023年年初,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來勢洶洶,食品行業在營銷、包裝、産品等多個方面涌現了一批“AI+”創意。

  “AI技術在食品飲料行業中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市場空間,從研發、生産、銷售到質量控制等每個環節都發揮着重要作用。AI技術提高了企業生産效率,將有助於企業優化銷售模式,改變其産品研發和創新方式,深刻改變食品飲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

  此前,可口可樂全球創意&&“樂創無界”推出全新限定産品——首款聯合AI打造的無糖可口可樂“未來3000年”。據了解,這是一款從口味研發、包裝設計到産品推廣均有AI技術參與的商業産品。

  也有許多食品品牌將AI作為數字化變革的關鍵手段,不斷突破想象邊界。雀巢是最先入局AI的食品飲料企業之一,通過向員工提供生成式AI用於日常辦公,嘗試提高員工生産力。2023年年底,麥當勞宣布與谷歌合作,計劃部署生成式AI,對數千家餐廳的海量數據進行優化,希望能提高餐廳運營效率。

  AI技術正在為食品行業帶來一場顛覆性的科技革命。除了在日常辦公中提供幫助,AI在新品開發速度、創意新穎度、消費者口味偏好把握度上,都展現出驚人的效率和“天賦”。2022年10月,卡夫亨氏發布了基於AI技術開發的植物基奶酪。2023年3月,鐘薛高推出以“AI全鏈路打造”為賣點的冰棒,該産品從命名、口味選擇到包裝設計、産品推廣的多個環節均依託AI技術完成;4月,伊利推出6款由AI製作的牛奶包裝設計,對應“科技感、自然生機、東方美學、未來感、極簡、童真”6個關鍵詞;5月,王老吉推出首批AI自主設計罐體——“千里江山罐”“山溪月色罐”“登高望秋罐”和“青松凌雲罐”。王老吉相關負責人曾&&,“在生産與設計環節,AI技術可提供更多元化的思路與技術輔助,在設計這樣一個需要極大創意的領域中,使用AI工具,公司能夠高效地將創意呈現出來。”

  提升效率、助力食安監管……

  AI推動食品産業發展

  發展智慧農業、進行食品安全與營養分析、完善消費洞察……除了提高産品研發效率,在食品基礎科學、農業生産、消費者行為分析、生産控制、供應鏈管理和零售渠道等方面,有許多尚未大規模商業化的AI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數字技術賦能農業,已經成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與傳統農業相比,智慧農業由於AI的參與,能夠對種植的産前、産中、産後階段進行全局優化,借助AI技術得到的精確數據,可以實現農作物最大産出量。國內外不少院校、科研機構致力於AI的農業應用研究,以期便利億萬農業從事者。

  2023年12月29日,“神農大模型1.0”在中國農業大學發布,模型具備農業知識問答、農業文本語義理解、文本摘要生成、農業生産決策推理等多項功能;數據涵蓋農學、園藝學、栽培學、生物信息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設施農業等學科,包含超過1000萬條農業知識圖譜數據、超過5000萬條現代農業生産數據和2萬本農業類圖書。專家&&,這標誌着AI應用在我國農業領域獲重大進展,由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發的行業大模型又添新軍,對我國以科技驅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將起到重要基礎性作用和引領作用。

  更早期,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多個科研院所的農研團隊進行了集裝箱AI生菜種植比賽項目,他們嘗試突破學科壁壘,在沒有土壤與日照的條件下,精細調控溫、光、水、肥、氣,不斷設計優化智能算法,以更低能耗種出更高産量、更好品質的生菜。賽後,主辦方鼓勵獲獎團隊進一步完善農業科研成果,把技術方案應用到廣袤的田間地頭,助力農業農村發展。

  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AI也可為監管人員指揮調度、調查取證等多種需求提供及時、可靠的監控圖像信息和業務數據,推動食品安全監管實現數字化轉型,讓食品安全風險“可感知、可識別、可示警”。而在食品安全控制領域,下一代測序(NGS)和電子鼻(EN)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兩項技術。NGS可以更準確地制定數據採集和實驗室試驗,EN則能更精確地識別出各種氣味。AI可以在訪問相關數據後,迅速做出決策,並將結果反饋給食品生産企業。

  此外,傳統的市場營銷手段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利用AI技術對消費者行為進行精準分析和預測,或將成為企業制定更加有效市場營銷策略的重要手段。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副秘書長解筱文&&,AI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於提高産品質量和安全性有着積極的影響。通過AI技術,企業可以實時監測生産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質量問題,確保産品的安全和合規。AI還可以幫助企業進行供應鏈管理和産品追溯,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和效率,提升消費者對産品的信任和滿意度。

  技術障礙與道德難題

  AI只是“加分項”

  隨着AI的廣泛應用和不斷進化,市場上也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希望借助AI技術來提高效率,替換勞動密集型的工種,為企業降本增效。另一種則是擔憂AI快速發展會為人類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任何一項新技術的出現,都帶有兩面性,AI也不例外。早在2019年,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指出,AI技術“類似於核能與核武器,既危險又有前途”。食品行業中的AI也並非只有美好的一面。例如,AI可以創造新食品,但這些食品是否一定對人類健康有益?AI産品設計程序可以被有效監管,但如何確保監管程序被正確執行?如何確保AI所學習的海量數據都是有用且真實的?如何讓AI的輸出符合現有的道德規範?

  客觀、全面地認識一項新技術的優劣利弊,是讓新技術得以長遠發展的必備條件。業內人士&&,目前AI在食品行業中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食品行業正在利用的也只是AI的初級能力。在未來,AI帶給食品行業的改變,將超過過往歷次技術革命。AI有巨大潛力創造出更科學、更健康的生産力;能最大限度減少製造過程中的人為錯誤,顯著減少加工副産品,降低包裝和運輸成本,營造更綠色環保的産業形象;AI還可以增加客戶滿意度,完成精準到個體的個性化訂單。

  也有業內人士&&,不必恐慌AI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樣也不能過度迷戀AI。對於消費者而言,産品的核心還是産品,包裝、設計、構思再前衛也只是“加分項”而非“決定項”,市場渠道産品銷售的核心是産品力,只有好産品才會受歡迎。雖然在未來,AI可能會更深入地與食品産業相結合,但歸根到底,AI只是提高勞動效率的工具。

【糾錯】 【責任編輯: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