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寒潮之下,蔬菜如何“安全過冬”?-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25 14:41:44
來源:農民日報

暴雪寒潮之下,蔬菜如何“安全過冬”?

字體:

  12月10日以來,在冷空氣頻繁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地區接連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形成暴雪寒潮,中央氣象&連發“暴雪+寒潮+冰凍”預警。極端天氣會對蔬菜生産産生什麼影響?我國蔬菜供應能否穩得住、供得上?各地該如何應對暴雪寒潮對蔬菜生産的影響?

  此次暴雪寒潮天氣極端性較強、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對蔬菜生産、采收及運輸造成了不利影響。在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2萬多個設施蔬菜大棚全部被大雪覆蓋,將近1000個蔬菜大棚塑料薄膜不同程度受損。內蒙古多地也遭遇持續強降雪天氣,不少地方大棚坍塌、蔬菜受凍。

  “暴雪寒潮天氣不利於蔬菜生長和蔬菜設施維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曹姍姍介紹,一方面,暴雪天氣影響採光和保溫,個別地區連續的陰天、寡照等天氣,不利於蔬菜進行光合作用,導致蔬菜生長髮育放緩,産量下降,特別是菠菜、油菜等葉菜類以及當前正處播種育苗關鍵期的大棚番茄、瓜類蔬菜等品種,受到較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暴雪寒潮天氣溫度較低、濕度較大,蔬菜容易産生凍害,出現葉斑、黃化、萎蔫等現象,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也易發,導致蔬菜受損。同時,暴雪寒潮天氣容易造成設施大棚雪水下滲,損傷墻體;積雪過厚、草苫吸水,造成棚室負重過大,引起棚架垮塌;溫度驟降,引起棚內溫度不足等問題。

  “從蔬菜市場來看,暴雪寒潮天氣不利於蔬菜采收及運輸。”曹姍姍&&,暴雪天氣造成田間道路濕滑,不利於採摘人員和器械進入田間地頭,採摘等農事操作困難,導致成熟蔬菜無法及時采收、上市銷售。同時,路面積雪結冰及能見度降低,不利於蔬菜運輸及流通。

  越是困難重重,越要齊心協力,全力保障“菜籃子”産品穩定安全供給。暴雪寒潮之下,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緊急部署防範工作,包括組織領導、監測預警、技術方案、産銷銜接等,確保冬季農業生産發展穩定。

  各地也迅速行動,山東省菏澤市農業農村部門啟動抗寒保苗行動,及時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指導幫助農戶做好溫室增溫、增光、防凍、保暖工作;河北省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農業專家、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菜農及時做好設施蔬菜的防寒抗凍;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部分種植大戶為應對寒潮,加蓋二層膜、三層膜。北京市合理規劃運輸路線,確保鮮活農産品運輸車輛順利進京,同時啟動儲備庫機制,輪換式儲備土豆、洋蔥、大白菜等耐儲菜;山西省太原市集中統一存放不耐凍的新鮮蔬菜,覆蓋保鮮膜,保證蔬菜供應及品質。

  由於應對有力,除局地個別蔬菜品種價格上漲外,蔬菜價格總體相對穩定,市場運行平穩。從全國範圍來看,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第50周(12月11日-12月17日)為4.89元/公斤,環比漲2.9%,符合季節性上揚的波動規律。蔬菜價格一般在11月下行觸底後,12月即進入上升通道。

  農業農村部蔬菜市場分析預警團隊首席分析師孔繁濤&&,總體來看,由於預報預警及時、防範措施精準到位,最大限度保證了蔬菜價格相對穩定。這次暴雪寒潮天氣對蔬菜的生産和市場的影響是暫時的、局部的、有限的,對“兩節”期間的蔬菜保供穩價工作影響不大。

  那麼,暴雪寒潮之下,蔬菜生産、流通、銷售各環節該如何應對?又該如何最大限度減少菜農損失,保障“菜籃子”産品供給充足、價格穩定?

  “要強化田間管理,保障蔬菜生産供應。”孔繁濤建議,要及時加固設施,防止棚室塌陷壓壞植株;修補薄膜漏洞、拉緊壓膜線,以防漏風;加蓋薄膜,防止雪水下滲損傷墻體。在光照不足時,要適度補光增溫,可利用加溫燈、揭草苫見光、挂反光膜等方法進行補光,還可利用增溫塊、電暖氣或電熱爐等進行增溫。必要時還可以採取化學、物理、生物等綜合防治措施,防止低溫高濕病害及凍害。

  強化産銷對接,也是確保價格平穩運行的手段之一。“暴雪寒潮過後,影響蔬菜價格波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要進一步提高蔬菜市場價格監測手段,增加監測頻率,強化監測分析。同時,要加快蔬菜産銷有效對接,及時匯集、發布蔬菜産銷信息,促進産銷信息匹配,並積極組織有關協會和批發商、電商企業搭建産銷對接&&,實現産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零售市場等線下實體經營的有機銜接。”孔繁濤認為,還需進一步完善蔬菜流通體系,加強與交通運輸等部門協調配合,及時解決因災造成的流通受阻問題,嚴格落實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保障蔬菜順暢流通。

  未來一段時間,寒潮氣候還將持續,如何進一步減少極端天氣對蔬菜生産的影響?農業農村部蔬菜市場分析預警團隊成員安民&&,各地還需強化設施建設,提高防災抗災能力。一是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定期檢查、檢修大棚及設備,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加大資金投入,推進對優勢産區老舊蔬菜生産設施的改造,增強防災抗災能力。二是強化極端天氣預測預警能力建設,充分利用“12316”、農業天氣通App、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等信息服務&&,及早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三是各地要立足當地實際,制定農業氣象防災抗災減災應急預案,確保將災害對蔬菜生産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並繼續加強科普宣傳,提升菜農應對極端氣候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侯雅潔 胡燕俊)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