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公司成立74周年:追憶流金歲月,譜寫時代新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23 16:13:38
來源:參考消息

中茶公司成立74周年:追憶流金歲月,譜寫時代新篇

字體:

光陰似箭,歲月如歌。歷史的篇章翻回到1949年,見證了中國茶葉發展史上的一個歷史性時刻——11月23日,中國茶葉公司(中茶公司前身)在北京成立,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這是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茶葉公司,也是新中國貿易系統中最早建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時任農業部副部長、被尊稱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出任該公司第一任經理。

74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作為與共和國同齡的茶葉企業,中茶公司伴隨新中國同頻共振,代代傳承紅色血脈,踐行為國謀茶興、為民奉好茶的初心,始終走在茶産業發展的前沿,譜寫了當代茶葉振興發展的歷史。

為國分憂 中茶為創匯書寫輝煌歷史

民族工業,關乎一國國本,也承載着中國茶産業做大圖強的夢想。

中茶公司成立不久,吳覺農立即提出,中茶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商標,要建立一個新中國的茶葉商標,象徵着有別於舊社會的茶葉,可以顯示紅色中國生産的、優質的中國茶。

1951年3月,在經歷了《人民日報》商標徵集、尋人設計、企業集思廣益等諸多方法後,新中國第一個茶葉商標—— “紅八中”商標誕生,商標設計為中間一個綠色的“茶”字,四週環繞着紅色的“中”字,代表着紅色中國出品的綠色茶葉,有“中國茶葉銷往四面八方”的涵義。

在當時,茶葉對於中國經濟建設有着特殊的意義。這種最具中國傳統優勢的商品,成為突破貿易封鎖、獲取外匯的重要手段。

承載着中國茶葉出口換匯使命的“紅八中”,沒有辜負國人的期望,在國際貿易的舞&上大展拳腳。到新中國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紅八中”茶葉共出口創匯1.4億美元,全部用於償還國家當時為發展工業而從蘇聯獲得的貸款,為新中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今,中茶公司在世界主要茶葉消費市場都構建了營銷網絡,目前向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6大洲3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茶葉。

匠心傳承 中茶發揚光大傳統制茶技藝 

在中茶梧州公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磚木結構老倉使用至今,許多經典的大籮茶在這裡沉澱、陳化,造就了一段又一段“六堡佳話”。如今,老倉依然展現着窖藏工藝的魅力,見證着一批又一批中茶窖藏六堡茶的成長。

磚木結構的老倉,是中茶公司踐行匠心傳承制茶技藝的一個縮影。中國制茶技藝歷史悠久,成立74年來,中茶公司以傳承中國傳統制茶技藝為己任,以守正創新的精神雕琢每一片原葉。

早在中茶公司成立之初,就匯集了一大批茶界著名專家。由於歷史原因,中茶公司長期承擔着全國茶産業的綜合調度和管理職能,在全國幾乎所有茶産區都有經營主體,因此積累了大量專家人才。 

目前,中茶公司已經建立起包括3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在內的一整套專家隊伍,擁有茉莉花茶技藝非遺傳承人、黑茶技藝非遺傳承人、烏龍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非遺傳承人等多名特級茶葉大師和高級專業技術大師,涵蓋茶葉種植、加工、審評、研發、品控、標準等各個領域。

秉承“好茶在中茶”理念,中茶公司將制茶大師的經驗與技藝融入原料標準、制茶工藝和審評篩查等環節,創制出中茶非遺系列産品,成為核心産區、匠心工藝、品質優異的行業權威代表作。自2022年非遺系列産品上市以來,以“非遺技藝 匠心製作”的高端品質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讚譽。

敢為人先 中茶引領中國茶産業科技創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在新中國茶産業發展的進程中,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來自中茶公司的科技力量。 

中茶公司成立後不久,後來被稱為“茶界泰斗”的張天福調往福州,協助成立中茶福建公司。張天福對此前創制的揉茶機做了改進,改進後的揉茶機揉茶速度更快,揉茶效果更佳,受到茶農的熱烈歡迎。 

1973年,中茶公司在雲南成功研製出普洱茶“熟茶”發酵工藝,實現了普洱茶産業的革命性創新,它改變了千百年來人們認為熟普只能由生普經數年的自然陳化的觀念,突破了傳統工藝局限。這項偉大技術革新曾一度轟動了整個茶葉界,奠定了現代普洱茶産業發展的基礎。

改革開放後,中茶公司在福建研發設計出了中國第一條烏龍茶生産線,並在隨後陸續研發出了中國第一條花茶、紅茶、白茶全自動化拼配生産線。

在廣西梧州,中茶公司借由全程不落地渥堆發酵工藝和科學窖藏技術,令六堡茶的內含物質發生充分轉化,形成中茶窖藏六堡茶特有的“紅、濃、陳、醇”品質。

在福建松溪,中茶公司推廣白茶自動化萎凋設備和新技術,建立了自動化萎凋房,大幅提升了中茶白茶産品的品質。 

在雲南動海,中茶普洱茶清潔發酵技術落戶當地,改變了傳統普洱茶的自然發酵模式,實現了中茶普洱茶的可控發酵。

茶産業科技創新離不開科研攻關。近年來,中茶公司與中糧營養研究院合資設立中國茶葉科技公司,全方位開展茶産業科技研究,並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行業內主流産業研究機構都有深度的聯合研發項目。

作為茶産業的領軍企業,中茶公司在未來還將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探索茶葉深加工,將茶産業向多領域延伸拓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産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以茶興農 中茶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翅膀”

鄉村振興,産業為先。近年來,中茶公司作為茶行業唯一的央企,把鄉村振興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落腳點,以“山水中茶”項目為抓手,探索建立施行了“品牌拉動、産業帶動、科技驅動”的中茶鄉村振興幫扶新舉措。

2021年,中茶公司制定了科技特派員制度,將茶葉種植等先進技術及標準及時傳送到茶農和茶企,旨在補齊産業鏈短板,解決茶産業發展“最後一公里”問題。截至目前,中茶公司已累計向3000余名縣鄉村幹部推廣了茶葉專業技術知識。

在中茶公司科技特派員的幫扶下,産茶區聚焦科技賦能,取得了顯著成果。在貴州雷山縣,科技特派員通過引導茶農茶企統一標準採摘,嚴格規範加工工藝標準及儲藏、運輸標準,讓茶葉不再是“望天收”;在福建建寧縣,科技特派員對土壤進行科學檢測,有效改善了茶園的土壤健康;在陜西紫陽縣,中茶公司開創的“紫陽模式”入選國資委《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藍皮書(2022)》優秀案例……

目前,中茶公司已經在福建、浙江、安徽、廣東、雲南、廣西、湖南、陜西等8個省份擁有17個加工基地,在全國9個省份有18萬畝可控茶園。通過與全國6省2州12縣開展緊密幫扶,中茶公司在推動鄉村振興中始終起到行業示範帶頭作用。

以旅興茶 中茶推動茶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在鄉村振興的奮鬥路上,茶旅産業成為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近年來,中茶公司積極推動茶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為茶産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為全國茶鄉旅游發展提供新思路。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在浙江杭州,中茶龍冠公司打造的“原産地體驗之旅”,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龍井茶愛好者,也成為了當地中小學生的質量教育實踐基地,對推廣和傳播龍井茶文化、豐富龍井茶品牌內涵起到了積極作用。 

天下黑茶,神韻安化。中茶安化第一茶廠始至今已有121年歷史。廠內完整保留的安化茶廠早期建築群是安化茶文化的縮影與歷史見證。在延續原始功能價值的同時,中茶安化第一茶廠早期建築群通過茶旅融合,發展工業旅游,讓參觀者親自體驗手築茯磚和千兩茶的製作過程,感受中國黑茶文化魅力。

一壺海堤茶,半部廈門史。中茶“海堤牌”茶葉曾是建國初期重要的“僑銷茶”,擔負着出口創匯的歷史重任。中茶海堤博物館於2023年7月開門迎客,博物館見證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崢嶸歲月,記錄了十分珍貴的“海堤記憶”和催人奮進的“海堤精神”,是集休閒品茶、文化傳播和旅游購物為一體的茶文化基地。

以文傳茶 中茶以文化賦能品牌建設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成立74年來,中茶公司作為新中國茶行業發展的見證者和重要參與者,譜寫了一部生生不息的茶文化與品牌史詩。

近年來,中茶公司通過首家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簽約央視品牌強國工程,建立起了主流媒體的宣傳陣地;通過精品欄目投放,冠名北京衛視《書畫裏的中國》,參加央視《紅色財經·信物百年》節目錄製,成功探索出“文化IP+超級單品”的宣傳模式。

品一杯香茗,吟一句好詩。今年暑期熱映的動漫電影《長安三萬里》,喚醒了刻在國人基因裏的唐詩DNA。以弘揚中國“詩茶”文化為己任,2022年,中茶公司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合作,成為《中國詩詞大會》贊助品牌,觀眾在領略中國詩詞魅力的同時,可以參與互動贏取中茶産品,共品“好茶在中茶”。 

2023年11月21日、11月23日,中茶全新品牌故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出。“品牌故事”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品牌強國工程”重要傳播內容之一,全面講述了中茶品牌故事,讓更多消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好茶在中茶”的品牌理念。

為國爭光 中茶讓世界看到中國好茶

紅色文化孕育紅色品牌,紅色基因成就紅色經典。在74年的創業征程中,中茶公司始終踐行“為國謀茶興、為民奉好茶”的初心,努力打造“國飲中茶”,走出了一條紅色品牌的孕育成長之路。

74年來,中茶公司産品多次作為國禮飄香海內外,全力保障博鰲亞洲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國家各類大型外交活動,代表“中國品質”和“中國形象”為全球政要提供用茶服務。“中茶”品牌獲得了海內外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同和信賴,成為了中國茶葉的象徵。 

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2022年11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茶作為中國的代表性符號,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中茶公司已在海外設立了20個國際交流中心,以“國際茶日”、中國傳統節日等為主題,開展多層次的茶人交流活動,積極傳播中華茶文化,以茶為媒講好“中國故事”。

未來,中茶公司將繼續承擔茶文化傳承的使命,以一杯好茶搭建起中國茶文化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74年初心不改,74年歷久彌新。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中茶公司正努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通過上市融資,發揮龍頭企業示範、整合、帶動效應,推動茶行業走向標準化、産業化、規模化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文/祁巨昆)

【糾錯】 【責任編輯:李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