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3日電(王忻)近日,中國飯店協會與新華網聯合發布了《2023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受疫情影響,全國餐飲行業整體表現較為低迷,但隨着防控政策的調整和優化,餐飲業復蘇進程也逐步加快。在農曆新年之後,餐飲行業迎來了黎明和曙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餐飲收入為43941億元,下降6.3%;限額以上餐飲收入10650億元,同比下降5.9%。報告對2022年餐飲行業發展狀態進行了分析。
2022年中國餐飲業收入率增長統計圖(來源:國家統計局)
綠色發展和制止餐飲浪費取得顯著成效
為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協會與行業積極行動,在宣傳與效用兩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報告&&,在宣傳方面,綠色飯店、綠色餐飲雙國標得到持續宣貫;《餐飲企業反食物浪費指南》、《小份菜洞察報告》、《飯店餐飲企業宴會反餐飲浪費指南十八條》等報告、倡議先後發布;《中央廚房建設標準》、《中央廚房運營管理規範》、《綠色外賣管理規範》三項國標先後立項;“舌尖上的驕傲”不浪費烹飪大賽順利舉辦、不浪費菜譜發布……這些成果為行業落實綠色發展與制止浪費指明了落地方向。
在成效方面,《綠色餐飲經營與管理》國家標準自2021年正式實施以來,已有近百家餐飲企業創建試點工作,在制止餐飲浪費、光盤行動、減少排放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例如,百勝中國通過“食物驛站”活動,2022全年累計為地球減少了近265噸碳排放;廣州酒家通過贈送“光盤電子券”激勵顧客參與光盤行動,活動期間共發出電子券超52萬張;張亮麻辣燙通過優化食材管理模式、引入科學分類取餐櫃、倡導門店開展光盤行動等方式抵制餐飲浪費……有更多的企業將綠色發展和抵制餐飲浪費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通過創新優化經營模式,將理念落實到行動中,為行業的綠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預製菜“大時代”:C端發力、政策下場、標準涌入
2022年,預製菜C端發力明顯。據阿里本地生活統計,預製菜産品銷量呈逐年穩步增長趨勢,C端消費持續高速增長,且已具備節令屬性。商務部公布的“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數據顯示,預製菜的銷量額同比增長45.9%;另據天貓公布的“十大新年貨數據”,預製菜銷量同比增長16倍。
預製菜市場前景廣闊也加速了産業投融資進度。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國預製菜相關品牌産品全年累計完成31起融資,合計披露融資金額超7億元。
在此背景下,全國多地積極布局預製菜産業,並陸續發布支持本地方預製菜産業的政策文件,文件內容涉及産業園/基地建設、産業鏈建設等。廣東、山東、福建、河南、雲南等地先後發布省一級預製菜支持文件,各地縣市也紛紛公布預製菜政策支持方案或行動計劃,亦或者成立預製菜産業基金、社會組織等,積極推動本地方預製菜産業盡快入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相關標準建設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據報告不完全統計,2022年預製菜領域相關團體標準近70項,平均每個月就有近6項標準誕生,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面對餐飲B端市場和百姓C端市場的不同需求,以及預製菜品類的不斷細分,在市場、政策和標準的三重作用下,預製菜産業正迎來規範發展的新階段。針對半成品、成品等不同類別,以及常溫、冷藏、冷凍等不同溫區、不同加工和保鮮技術應用的預製菜細分品類,在監管、投資、渠道等方面分類施策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新特點。
行業投融資熱度持續,飲品賽道表現亮眼
據報告不完全統計,2022年餐飲業相關融資事件總數約為210起。2022年的餐飲投融資總金額較2021年有所下降,但是部分領域仍保持並呈現了較高熱度。例如,飲品(茶咖果奶)賽道表現亮眼,融資事件超過60起,遠超其他領域。
通過對抓取的投融資事件的資金關注熱點(主要用途)進行分析,報告發現:供應鏈相關建設、産品研發、品牌建設、門店拓展、人才團隊建設這五大方面成為資金關注熱點。
2022年餐飲投融資關注熱點(資金主要用途)詞雲圖
從這些投資事件已披露的細節中,報告總結出了2022年餐飲業投融資六大熱詞,按照詞頻排序分別是:供應鏈、研發、品牌、産品、門店、團隊。
2022年餐飲投融資年度熱詞(高頻詞)詞雲圖
餐飲跨界之風依舊,咖啡成為新選手最愛
2022年,餐飲跨界的風潮仍在持續。據不完全統計,餐飲業發生了近40起跨界事件,領域涵蓋預製菜、咖啡、茶飲等方面。其中咖啡類相關的事件為23起,佔比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選擇跨越至咖啡賽道的玩家,除了茶顏悅色、書亦燒仙草這樣專攻茶飲類的企業,還有狗不理、太二酸菜魚、和府撈麵這樣的特色餐飲企業,甚至還有中國郵政、內聯升、腦白金、猿輔導、特步等主營業務與餐飲毫無關聯的企業。
報告分析,眾多企業加入咖啡“混戰”的原因可能與持續增加的市場需求有關。自2017年起我國咖啡飲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諸多本土咖啡飲品品牌在市場中迅速崛起並發展壯大,一定程度上刺激新玩家不斷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