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湖南省炎陵縣,正值黃桃成熟季。今年,當地黃桃又迎來大豐收,整體産量預計較去年增長約兩成。經過採摘、分揀、打包、貼單等環節,一箱箱炎陵黃桃通過電商&&直髮全國各地。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1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從創新供給、優化環境、增加收入等多方面着力,讓農産品出村進城,讓工業品順暢下鄉,更大力度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暢通城鄉經濟循環。
電商帶動産品進城、下鄉
“八分半山一分田”的炎陵縣,地處羅霄山脈腹地,冬暖夏涼,晝夜溫差大,土壤富含稀土元素,利於優質黃桃生長。近年來,電商的推廣進一步保證了炎陵黃桃新鮮的口感,炎陵黃桃在全國熱銷。記者了解到,目前,炎陵縣電商在線上&&設店超過300家。
“方便、快捷的電商體系拉近了農民與市場的距離,讓炎陵黃桃等各類産品賣得更遠,賣得更好。”炎陵縣商務局副局長陳科昆説。2022年,全縣黃桃總産量7.6萬噸,通過電商銷售65%,網銷佔比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説,創新供給是拉動農村消費的重要一環。創新消費場景,發展農村電商,不僅讓農産品出村進城,也讓工業品順暢下鄉。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超過3億人。7月,我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841億元,增長3.8%,增速快於城鎮。據商務大數據對重點電商&&監測,今年“618”期間,農村地區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速比全部網絡零售額高2.8個百分點。
如今,發展農村電商已成為繁榮農村消費市場、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的重要內容。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李剛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下一步將把農村電商作為縣域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體推動。支持電商&&下沉農村市場,提供更多適銷對路的商品和服務,推動農村商貿流通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
網絡“通”、物流“暢”,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才能激活農村市場。
記者近日在雲南省文山市德厚鎮福之口蔬菜基地看到,蓮花白、茴香等各種蔬菜長勢喜人。工人們把鮮嫩的蔬菜採摘後,用冷藏集裝箱運到粵港澳大灣區銷售。經過20個小時左右,新鮮的蔬菜就可以端上廣州、深圳市民的餐桌。
“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對緩解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提高農産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作用巨大。若沒有冷鏈物流,産品損失率高達50%以上。”文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宋國賢説。
此外,一直以來,物流設施短板也提高了農村居民消費成本。“一些鄉村的超市、小賣部,有些商品價格高於城裏。物流成本是城鄉價格‘倒挂’現象的主因,既提高了農村居民生活成本,也抑制了農村消費潛力的釋放。”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説。
近日,《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央財辦等部門關於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相繼落地,進一步發力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布局高效順暢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
李春臨&&,下一步將着力推動暢通城鄉商品雙向流通渠道。其中,將完善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加快提升快遞進農村綜合水平;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在有條件的鄉村布設智能快件箱,增加農村零售網點密度,逐步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讓農民收入來源更穩定
“農民敢不敢消費,關鍵看錢包鼓不鼓。要讓農民的錢包鼓起來,消費才能拉起來。”曾衍德説。
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2%,高於城鎮居民2.5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農業生産成本高位運行,農民就業壓力較大,增收形勢不容樂觀。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張照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農民收入依然偏低,這是制約農民消費需求的主要原因。此外,農村醫療、養老等服務水平偏低,農民存在後顧之憂。
“激活農村需求,關鍵要在促進農民增收、增加農村公共服務投入、提升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上下功夫。”張照新説,其中,要支持産業發展,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深化改革,為農村資源要素流動創造條件,增加財産性收入;完善政策,提高農村醫療保障水平和農民養老金水平,減輕農民消費的後顧之憂。
曾衍德&&,將從強化産銷銜接、發展鄉村特色産業、加強技能培訓等方面着力,讓農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能消費、也敢消費。(汪子旭 張玉潔 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