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7日電(沈美)創新是産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是企業驅動增長的“助推引擎”。8月6日,世界奶業大會期間,“創變未來,共建世界奶業生態圈”乳業技術創新論壇在呼和浩特舉行。論壇聚焦科技創新與産業高質量發展,談及創新,伊利集團副總裁徐克&&,乳業貫通一二三産業,只有“從一棵草到一杯奶”推動全産業鏈技術創新,才能實現行業發展的整體提升。
食品科技創新驅動中國奶業快速增長
“作為全球食品行業中的重要一環,奶業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國際乳製品聯合會(IDF)總幹事長Caroline Emond&&,我們看到,隨着經濟的發展,中國對奶製品的需求指數級增長,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營養健康需求,中國奶業也不斷擁抱創新。從牧草研發、奶牛養殖、深加工工藝、可持續包裝等領域的技術變革,再到現代智造、數字工廠,創新精神不僅驅動了中國奶業在本土的增長,也為全球奶業生態做出了重大貢獻。
論壇現場
乳業是農業現代化標誌性産業,也是第一産業、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産業。會上,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當前,全球範圍內的乳業科技創新非常活躍,我國乳業也取得顯著的成績。中國奶業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加強,奶業正處於“從大向強”的轉型關鍵時期。
據了解,作為中國乳業龍頭,伊利已位居全球乳業五強,中國奶製品工業也已成長為經濟活躍、鏈結世界各國的重要産業。作為中國奶業的千億級基地,內蒙古一直致力於為全球奶業搭建起交流與合作的廣闊&&。
“放好草垛子,牽住牛鼻子,裝滿奶罐子”,內蒙古不斷加大對奶業科研、生産、銷售等各環節的扶持力度,並加快建設奶業全鏈技術創新體系。據了解,截至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面向合作主體發布創新合作需求2000余項,實施700余項科技合作項目,吸引近200多家區外高校院所、企業的400多個團隊深度融入內蒙古創新發展。
滿足消費需求 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加速
多年來,伊利始終堅持“不創新,無未來”的理念,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不斷開展科研攻關,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消費者提供了品類繁多的營養健康的産品,滿足了當前消費者對産品品質化、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以益生菌為例,伊利打造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益生菌專利技術,與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合作,成功實現“腸道健康BL-99”“體重控制K56”,“口腔健康ET-22”以及“嬰幼兒健康YLGB-1496”等4株明星菌株的篩選與功效研究,申請技術發明專利80余項,授權25項,並在暢意100%、每益添、益消酸奶、奶酪棒、須盡歡冰淇淋、BL-99固體飲料等系列産品中成功應用轉化。伊利也在營養健康方向不斷實現創新突破。會上,伊利集團副總裁雲戰友在報告中提到,伊利在2006年就開始進行兒童營養研究,並根據中國兒童膳食營養狀況進行營養素的精準強化,且通過貫穿全産業鏈的集成創新,研發和生産了以原生DHA純牛奶、QQ星榛高兒童奶粉、金護奶酪棒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兒童專屬乳製品,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特別是伊利在母乳研究過程中,為了解決嬰幼兒母乳不足的現狀,找到最貼合母乳的奶粉,伊利開展了長達21年的中國母乳研究,並構建了中國企業首個母乳成分數據庫。該數據庫截止目前已採集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母乳樣本,獲得了1700余種母乳成分的千萬級數據,為奶粉産品的設計提供了紮實的科學依據。
伊利的産品獲得國內外多個創新獎項,這與其一直堅持和推動創新戰略分不開。據了解,目前,伊利在全球設立15個創新中心,覆蓋亞洲、歐洲、大洋洲和美洲,其積極開展全産業鏈創新合作,取得豐碩的實際成效。截至2022年12月底,伊利累計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390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634件,並有7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專利保護覆蓋液態奶、奶粉、酸奶、冷飲、奶酪等領域。
創新是實現乳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找準切入點、抓實發力點、打通融合點,全面提升乳業創新水平。”徐克&&,伊利將始終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深化全球産業鏈合作,持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讓世界共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