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揭曉。象嶼集團以836.39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142位,較去年上升18位。
自2018年首次躋身世界500強以來,象嶼集團已連續第六年上榜,且排名逐年上升,朝着“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以供應鏈為核心的綜合性投資控股集團”的願景穩步邁進。
象嶼人勇立潮頭、勇毅前行的亮眼成績和創新實踐,既充分展現了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深化國企改革,完善國資治理,做強做優做大的澎湃動能,也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一系列鮮活案例。
穩鏈保供
象嶼集團深入打造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大宗商品多式聯運物流服務體系,形成“物貿聯動、産融結合”的創新模式,有力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有效帶動供應鏈、産業鏈上各環節降本增效、創新升級。
今年7月,象嶼股份旗下印尼象嶼航運有限公司首艘自有散貨船“XYS SATU”號滿載5.7萬噸煤炭,駛入象嶼印尼250萬噸不銹鋼一體化冶煉項目(以下簡稱OSS項目)配套的PMS碼頭。OSS項目於2017年動工、2021年全面達産。截至2022年底,項目已累計生産不銹鋼超320萬噸,帶動進出口貿易額超100億美元,帶動全産業鏈營收超1000億元,為印尼當地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超1.6萬個,不僅提高不銹鋼供應鏈穩定性,增強不銹鋼産業的全球競爭力和話語權,也有力提升印尼鎳産業發展水平和附加值,改善當地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並創造大量就業,貢獻可觀稅收,助力印尼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新能源領域,象嶼人一手從澳洲、非洲、南美洲等海外資源富集地引進鎳、鈷、鋰等原材料,一手聚焦國內青海、四川等資源基地形成全鏈條加工通路,打通了“海內外礦山資源獲取、國內半成品委外加工、下游客戶長協供應鎖定”的服務鏈條,推動國外礦産資源引進來,國內光伏産品走出去。2022年,象嶼股份旗下象嶼新能源鋰鹽經營量躋身全國前三,碳酸鋰供應量全國前五,鈷進口量全國佔比超10%。這一服務雙循環的“組合拳”,正是象嶼集團國際化戰略的典型縮影。
近年來,象嶼集團持續加快國際化步伐,一方面作為全球化供應鏈服務商,以“借船出海”方式緊跟客戶需求和腳步,沿“一帶一路”倡議拓展業務版圖;另一方面作為全球化大宗商品貿易商,持續推進“買全球、賣全球”布局,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資源保障。2022年,象嶼集團國際化業務總額約247億美元,其中進出口總額超16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覆蓋超120個國家和地區,國際散貨海運量接近1000萬噸,集裝箱國際海運達3萬TEU,國際班列運輸超1萬TEU。
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需要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象嶼集團一方面深入踐行“搭&&、促共贏”的象嶼模式,推動現代服務業同製造業、農業深度融合;一方面持續打造覆蓋全國、連接海外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促進流通環節降本增效;一方面大力實施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湖州織裏匯聚着1.4萬多家中小服裝製造商,在象嶼産發打造的湖州象嶼跨境貿易綜合服務&&上,製造商可以享受包括通關、海外倉、配售、售後、退換貨、結算收款等全流程服務,不僅省去原本“一對一”與海外採購商、服務商對接的麻煩,還降低了銷售運營成本。目前&&已匯聚88萬SKU,與33個主流跨境電商&&進行了有效對接,覆蓋12個國家和地區,&&成交金額累計達3億美元。
深耕黑土地10年來,象嶼集團已打造出集種植、收儲、物流、貿易、深加工、園區運營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全産業鏈服務體系,總倉容達1500萬噸,滿倉時可以保障全國14億人口21天的糧食供應。為推動現代服務業同現代農業深度融合,象嶼還進一步打造農業産業級互聯網&&,依託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手段,貫通糧食産業鏈種植、倉儲、流通三大環節,為産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貢獻象嶼力量。2022年,&&上線農業數字化倉點聯盟&&,用一站式“看得見”的智慧流程,幫助農戶賣好“放心糧”,“興興象農”APP註冊用戶達3.8萬戶,錄入土地面積近700萬畝。
中國是鋁産品生産和消費大國,鋁産量約佔全球總産量的60%,而鋁産業鏈對大宗商品的運輸需求巨大。象嶼集團依託大跨度、多環節的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服務能力,串聯起海外鋁土礦,河南、山東的氧化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的電解鋁,東部沿海的鋁製品等上中下游全産業鏈流通鏈條。例如在河南鞏義,象嶼集團聚焦鋁産業鏈跨省運輸需求,開通“青島港、連雲港港—三門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甘肅—鞏義”公鐵海循環聯運線路,貫穿鋁材原材料—生産加工—産成品全産業鏈,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並通過協同作業、門到門運輸、數字化運營等大幅提高作業效率,該項目也被列為河南省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長期困擾實體經濟發展的痛點。象嶼集團基於自身的智慧物流、貨權管控等體系,打造出“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用“信用賦能”+“風險管控”的方式解決中小企業在融資貸款過程中長期存在的信用鴻溝問題,讓數智化變革更有溫度。截至2022年底,“嶼鏈通”&&已為客戶取得專項授信近90億元,客戶累計用信超11億元,並獲評中物聯“2022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優秀案例”。
發展為民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象嶼地産打造的嶼果公寓已累計在全國提供租賃房超5700間,不僅讓很多沉睡的社區物業資産獲得新生,也讓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們有了一個溫暖的港灣。其中,今年4月開業的嶼果公寓上海松江醉白池店便成為松江老城區的首個大規模純租賃社區人才公寓,項目入駐上海“隨申辦”,幫助新市民、優秀人才等實現城市安居夢想。
“我時常憧憬着,在自己房子裏看溪景攬清風,慢品溪畔生活的真意。這樣的願望已經成真。”選擇象嶼·西溪雲境的廈門市民王女士感慨道。成立30年來,象嶼地産始終堅持“構築幸福人生”的品牌承諾,賦能城市美好,以“星”、“雲”、“府”、“天”四大産品係定義人居模式。象嶼地産還用時間見證走心的品牌溫度,圍繞“創造至美生活”,構建小象幸福家、十大暖心服務體系,連續7年舉辦全國鄰里節,賦能社區精彩生活,堅持“家園生長計劃”,持續改善小區環境與配套服務,打造“維拉薈社群”體系,讓志趣相投的人們幸福相聚。
積極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今年6月,象嶼地産以綜合性城市服務運營商的多元業態獲評金蜜蜂“ESG競爭力·戰略公益”獎項並以“醫養教”一體創新模式助力“老有所依”的履責實踐入選《2023金蜜蜂責任競爭力案例集》。象嶼地産首創性地與廈門市老年大學合作開辦慈愛學院,迄今已開辦5個學期,累積開展超過600個課時,共吸引超過800位院內外長者參與。
繼2022年重組郵輪母港集團、重啟郵輪航線之後,象嶼集團持續推波向前,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為市民游客奉上精神大餐。
啟用最美廈鼓候船廳、投用廈鼓航線首條雙體油電客船“鷺江游7”……廈門輪渡助力煥新世遺門戶形象,以“大海藍”“晴空藍”的嶄新面貌“船遞臻情”,迎接遠道而來的游客;今年5月推出的“嶼見廈門”&&更是構建起“處處皆景、時時宜游”的新型旅游産業生態圈,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智選&&,以創新實踐發揮“旅游+”撬動力,為打造高品位國際濱海花園旅游城市開啟又一引擎。
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明年,郵輪母港集團擬推出全球首個基於閩南文化的大型博物館沉浸式演出“廈門往事”,並圍繞“閩南文化、廈門故事”打造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推動文旅融合、港城融合、港旅融合,講好中國故事。與此同時,象嶼集團也持續以象嶼象棋隊、象嶼象棋嘉年華、中小學校象嶼象棋室、象嶼集團愛國主義影視廳等為載體,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碳”索未來
象嶼集團將環境責任視為第一責任,把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融入企業生産經營管理全過程,推動企業從善向善、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綠色金融方面,象嶼金控與象嶼股份“産融聯動”,幫助製造業企業克服資源瓶頸,實現綠色轉型。以某化工企業為例,象嶼人為其設計委託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的組合方案,幫助其順利開展35萬噸合成氨系列産品搬遷改造項目。新項目投産後,預計年創利2億元,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600個,年降低綜合能耗4.85萬噸標煤,並能大幅降低工業廢水廢氣排放。
在綠色城市方面,去年投用的象嶼集團新總部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規劃、設計、施工、使用全過程,獲評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最高等級三星級(預評價)及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頒發的LEED金級預認證,並被列入福建省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試點。象嶼地産也着力建設綠色宜居家園,已打造33個綠色建築、26個海綿城市項目、10個超低能耗項目、460萬綠建總面積。
在綠色生産方面,今年5月綏化象嶼生化的“色譜提余液膜預濃縮技改項目”成功通過黑龍江省工信廳審核認證,將獲得省級資金獎勵。該項目不僅提升産品品質, 還能大幅降低結晶糖生産環節的蒸汽用量,平均每年可節約1720噸標準煤,相當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472噸。象嶼生化旗下三家糧食深加工産業園區也均通過綠色製造體系認定,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
今年7月,象嶼股份發布首本ESG報告。“公轉鐵”運輸減少碳排放147萬噸,“散改集”運輸減少碳排放2.7萬噸等一系列詳實數據,描繪出公司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堅實步伐。未來象嶼集團也將完善ESG規劃並於今年推出首本ESG報告,進一步彰顯綠色發展、共贏發展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