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 這碗雞湯今天你喝了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24 17:27:13
來源:新華網

大熱天 這碗雞湯今天你喝了嗎

字體:

  隨着一年中第十二個節氣—大暑的來臨,火辣的太陽將暑熱進一步升級,天氣進入了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此時,正值“三伏天”的“中伏”,面對“上蒸下煮”“濕熱交織”的“烤”驗,人體需調動相當的能量去”抵禦”熱,體能消耗變大,脾胃消化也變差,此時,以湯羹來滋補身體最是適時,正如《禮記·內則》所説:“凡食齊視春時,羹齊視夏時”,也就是説夏天最好、最滋補人的是羹,羹就是湯。

  安度苦夏,最補益的湯莫過於一碗雞湯了。中醫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選擇什麼樣的雞燉湯那也是有講究的,有一種雞,肉中游離氨基酸、肌內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酸等風味物質的含量均高於其他雞種,其肉中富含的游離氨基酸、肌肽、牛磺酸等特殊營養物質在清水小火慢燉中游離於肉美鮮湯中,對人體具有特殊的滋補作用。這就是北京油雞。

  新中國開國第一宴的待客珍饈

  北京油雞,是北京唯一的一個地方雞品種,大清年間出現在北京,當時在京城被廣為養殖。相傳,因為慈禧老佛爺食欲不振、不思飲食,李鴻章百般挑選將北京油雞送上太后餐桌,太后從此“非油雞不食”。自此,北京油雞名聲大噪身價倍增,後被譽為“中華宮廷黃雞”,開國大典時,還以 “國宴用雞”的身份,登上了“開國第一宴”的餐桌。

  能讓對飲食百般挑剔的慈禧太后寵愛有加,還有眾多名頭加身,北京油雞到底好在哪?這還要從北京油雞的生活習性説起,北京油雞喜歡在自由的空間中跑動、攝食,在50天時,它會長到1 斤左右,而在120天之後,它才能長到3斤左右,因為生長周期長,所以其體內沉積大量的營養和風味物質,游離谷氨酸和肌苷酸含量都顯著高於其它雞種,這出眾的優勢成就了其格外鮮美的味道,加之,脂肪分佈均勻、緊實細膩的肉質,只需加鹽清燉,便可香氣四溢,湯鮮味美。

  你可能要問了,北京油雞很油嗎?確實,北京油雞因肌間脂肪沉積豐富而得名,但此油非彼油,北京油雞體內的“油”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對人體有害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幫助調節血脂、清理血栓;還可以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功能。簡單來説,常食用北京油雞,對預防心血管疾病、補腦健腦、改善內分泌以及提升免疫力均有幫助。

  科技創新御用美味擺上百姓餐桌

(圖)北京油雞

  鳳冠、金羽、毛腿,這端莊不凡的外表,絕對讓你眼前一亮過目難忘。古語雲:“五爪為鳳,四爪為雞。”北京油雞還真是頭頂鳳冠、腳生五趾,又被稱為“鳳凰雞”。這優秀的基因源於北京的自然山水、氣候及明清王公貴族對雞的肉質和觀賞愛好等方面的特殊需要,經過長期選擇和培育而形成。

  就是這樣一隻出身名門、內外品質兼優的雞,卻在上世紀70年代在國外速生“洋雞”的長驅直入下,一度瀕臨“滅絕”。1972年起,北京市科技人員從民間四處蒐集北京油雞,建立保種場,經幾代科技人員的搶救性繁育,才使這一珍貴品種得以保存至今。1999年,北京油雞研究中心的成立開啟了北京油雞“優生優育”的基因篩選之路。在劉華貴主任的帶領下,中心建立起北京油雞鳳頭、毛腿、五趾、快慢羽等外貌特徵性狀的分子檢測技術,使北京油雞選育周期大大縮短。

(圖)劉華貴介紹北京油雞育種要突出高品質特色

  “強化經典、突出特色始終是北京油雞育種的主要方向和選擇。經典的外貌特徵要恢復、要保留,更要突出高品質特色。”劉華貴介紹説。通過選育、改良、提高等方式讓北京油雞更好吃、更好養且“代代健康相傳”。

  (圖)北京011號科技小院先進的林-草-雞生態種養循環模式

  位於順義區張鎮的綠嘟嘟農莊,是北京011號科技小院,也是劉華貴團隊在京郊的科研示範基地之一,綠樹成蔭的林下,2萬多只油雞在各自的小“別墅”裏,過着幸福的半散養生活,先進的林-草-雞生態種養循環模式,吸引了全國各地養殖者前來取經。

  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介紹,依託北京得天獨厚的科技優勢,北京油雞産業不斷發展壯大,北到黑龍江,南到海南島,東到江浙,西到拉薩,目前,北京油雞已被推廣到全國絕大部分省市並在各地成功養殖。昔日皇家美味,如今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北京面向世界的一張美食名片

  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雞鴨魚肉”耳熟能詳,打頭的就是“雞”,而北京油雞正是“雞”中的佼佼者:滿清時期,北京油雞在德國舉辦的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1949年,北京油雞進入“開國第一宴”;1988年,末代皇帝之弟愛新覺羅·溥傑先生為北京油雞題詞“中華宮廷黃雞”;1989年出口日本被譽為“天下第一雞”;2001年,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重點保護品種;2005年,被北京市政府認定為首批“北京市優質特色農産品”之一;2011年獲得第四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2020年,“北京油雞”取得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認證。

  看看這傲人的履歷,“天下第一雞”舍我其誰?!其實,早在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就已在詩中御賜此封號。相傳,一日乾隆途經洼裏,但見秀水良田,百姓安居樂業,當即賦詩:“魚躍破渚煙,鷺飛點節穗,俯仰對空澄,即目愜幽思,洼子稻禾香,天下第一雞”, 這首詩不禁讓我們眼前浮現出當時當地盛産水稻和油雞的盛景,天下第一雞即北京油雞。

  北京油雞,承載着深厚的皇家宮廷文化,見證了王朝的興衰,也深深融入百姓市井生活,正如晚清詩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記載:“賣小油雞、小鴨子”“二月下旬,則有販乳雞、乳鴨者,沿街吆賣,生意暢然。蓋京師繁盛,雞鶩之屬,日則數萬隻。”

  濃濃的煙火氣裏是老北京人的日常,北京油雞的味道早已鐫刻在城市的記憶裏。如今,在北京市政府的重視下,在農業科技的加持下,北京油雞産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從種質保護到品種培優、從綠色養殖到品牌創建,再到歷史文化的挖掘,北京油雞,北京城引以為傲的美味將成為北京地區面向世界的一張美食名片。(蘇秋芳)

【糾錯】 【責任編輯:錢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