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西瓜何以走俏市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19 10:49:22
來源:農民日報

精品小西瓜何以走俏市場?

字體:

龐各莊四季陽坤合作社銷售庫內,工作人員正在對採摘的西瓜進行挑選、分揀、裝箱。 王帥 攝

  炎炎夏日,西瓜無疑是餐前飯後消暑的必備水果。麒麟、黑美人、美都……當前各類西瓜大量上市,市面上可見的西瓜品種越來越多。記者走訪水果市場時發現,3斤左右的小西瓜越發受到消費者青睞。

  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是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大興西瓜”的核心産區,主要以種植中小型西瓜為主,單果基本在1-1.5公斤左右,汁多皮薄,口感沙、甜、脆。目前,龐各莊西瓜種植面積約2萬畝,西瓜種植戶4000余戶,今年預計産量將達到1.1億公斤。一直以來走精品小瓜路線的龐各莊西瓜今年市場銷售情況如何?記者來到龐各莊鎮一探究竟。

  價格較往年走低 競相搶佔早瓜市場

  “剛去發快遞了,這不,深圳的客戶急着要3箱西瓜。”來到龐各莊鎮時,老張西瓜採摘園負責人張立波剛從自家車上下來,風塵僕僕但精神十足。“今年西瓜價格比往年低一些,往年端午節前最低也不會低於5元/斤,今年都到3元/斤了,小個一點的瓜2元/斤。”張立波説。

  “由於去年早瓜賣得貴,今年的瓜普遍下來得更早。”對於今年相對較低的市場價格,北京四季陽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經理馬建偉有着自己的看法,今年花期北京天氣冷,前期花粉不多,但南方天好,所以南方的早瓜下得更快一些。“外省西瓜提早上市的衝擊,是今年龐各莊西瓜價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馬建偉説。

  價格雖然較往年偏低,但銷售環節並不發愁。馬建偉告訴記者,周邊農戶過來幫忙,凌晨就能摘完,“這一茬西瓜品相不錯,一般當天摘當天就能賣出去,最多在冷庫裏壓兩天。按零售和禮盒裝銷售,一天能賣到上萬斤,每天都要寄出去幾十箱。”

  除了固定客源,採摘也是一大重要銷售渠道,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就有許多市民驅車前來採摘西瓜。“周末棚里正中午要是有人,那就是來採摘西瓜的。”馬建偉告訴記者。家住朝陽區勁松的王先生説:“我們家每年夏天都要開車去龐各莊摘西瓜,一摘就是一後備廂,拿回去自己吃也好,送人也行。

  多方助力不愁銷 借力電商拓寬市場

  近年來,在新零售業態助力之下,龐各莊西瓜逐漸從北京走向全國,成為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應季“好貨”。

  據了解,每年西瓜上市之前,龐各莊會組織全鎮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工作會,尤其是區級以上的示範社,讓他們借助自己成熟的銷售網絡,積極地拓寬渠道,解決農民的西瓜銷售問題。“我們有幾個合作組織,最近這些天每天都得照着幾萬斤的量收購農民的西瓜。”龐各莊鎮産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趙永和告訴記者。

  此外,網上銷售也是拓寬銷售渠道的一種方式。當地通過政企聯動,結合線上&&,通過不斷推進“互聯網+農業”深度融合發展,積極對接線上買菜&&,開展“本地尖貨”戰略合作,通過品質把控、供應鏈建設、線上推廣等資源傾斜,打造本地特色農業品牌的線上知名度。

  同時,龐各莊積極探索“土特産”創新路,拓展即時零售市場,建立産地直採、冷鏈物流、30分鐘送達的供應鏈體系,並借助買菜&&發放“西瓜搶鮮券”,讓更多新鮮的西瓜進入市民餐桌。

  而對於距離較遠的南方客戶來説,快遞長距離運輸,仍然能保證西瓜品質也是其一直回購的原因所在。“現在發快遞都有氣柱袋,西瓜放裏邊怎麼搖晃震動都不會爛。”張立波拿着充好氣的氣柱袋給記者展示。

  據了解,在前不久剛結束的第35屆北京大興西瓜節全國西甜瓜擂&賽上,有6個省市、282組參賽者參加比賽,共1082個瓜品參賽。經過多項綜合指標評比,來自龐各莊鎮的種植戶李鐵軍種植的148.3斤西瓜榮獲“瓜王”稱號。

  借助此次擂&賽,大大興區農業服務中心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和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布了“中國西瓜産業大興指數”,實現了中國西瓜産業大興指數的可視化展示,為大興西瓜市場價值貼上公允的價格標籤,逐步打造中國西瓜産業的“風向標”“晴雨表”和“避雷針”,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選育優良新品種 瞄準品牌保護髮力

  “L600的籽啥時候來啊?”在四季陽坤辦公區,一位瓜農詢問道。記者了解到,目前龐各莊西瓜的主培品種為L600,在“一藤一瓜”種植技術的加成下,種出來的西瓜口感細膩,甜度高,西瓜味濃,更受消費者喜愛和歡迎。

  在發揮品種優勢的同時,龐各莊也不斷在新品種培育上發力。

  作為龐各莊西瓜的種植帶頭人,憑藉西瓜栽培技術和種植經驗榮獲“瓜王”稱號的宋寶森如今已年過八旬,在他的影響下,兒子宋紹堂也與父親一同種瓜,並且成為新一代“瓜王”。如今老宋瓜園的園區總佔地面積達120畝,栽培品種有103個。

  雖然L600品種如今在市場上已佔有一席之地,但在宋紹堂看來,持續選育好的品種才能保證西瓜産業長足發展,新品種需重在“新、奇、特”,以個性化、差異化來提高産品附加值。

  趙永和告訴記者,全鎮每年都得引進80個品種,對其進行篩選、實驗,看哪個品種適合於當地種植,而且適合於消費者。

  為了統一商標、統一質量,讓每家每戶種出的龐各莊西瓜都有好品質。當地培育種苗經濟,建成全市首家育苗能力5000萬株育苗場。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廣泛運用蜜蜂授粉、綠色防控、高密度栽培等技術。

  品質是基礎,品牌保護是關鍵。“對於吃瓜的人來説,不知道什麼品種或者産地,也很難從口感上分辨出。別人打着龐各莊西瓜的名號賣其他地方的西瓜,很影響品牌的美譽度。”宋紹堂告訴記者,由於小瓜經濟效益高,全國範圍內種植小瓜的地區越來越多,如何保證真正産自龐各莊的優質西瓜賣出好價,除了保證品質,還得保護品牌。

  為了保證老百姓都能夠吃上正宗的龐各莊西瓜,4月24日,龐各莊首次發放30萬張“龐各莊西瓜溯源碼”,通過對育苗、定植、采收、檢測等環節的嚴格把控,為質量達標的當地西瓜貼上“防偽標識”。據了解,今年龐各莊將持續推出“龐各莊西瓜溯源碼”2500萬個,通過建立健全科學精準的考核評價體系、強化西瓜生産經營全流程監管等方式,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市民可掃碼查詢西瓜産地、育苗來源等信息,保障“果盤子”安全。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忻】